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 » 岵風情 »

紅塵故事(三)獻給家鄉的歌

作者:一片天(陳德智)  來源: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18日

紅塵故事(三)獻給家鄉的歌

2024-12-01

古鎮別韻

岵山鎮位於永春縣城南部,為永春南大門。四面峰巒環繞,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岵山是永春的著名僑鄉。目前,旅居海外華僑、華裔以及港澳、臺胞近6萬人。他們熱愛家鄉,為家鄉的公益事業,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滿江紅•古鎮岵山》

四面青山,任千載塘溪穿越。園廬美,嵐光花影,鳥啾魚躍。松翠經冬蒼似海,荔香應夏紅如血。更和塘古道譽天南,黃金闕。

興鎮史,堪回味。民俗雅,多人傑。和諧與時進,客遊贊絕。樓厝亭台揚古貌,鶯歌燕舞翻新頁。乘東風,百業共騰飛,文明崛。

北溪 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

泉州北溪文苑旅遊風景區位於永春縣岵山鎮北溪村,是泉州首家生態旅遊自然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17年12月27日被確授予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

北溪文苑旅遊景區曲徑通幽,四周林竹蔥郁,花果飄香,清泉淙淙,流水潺潺,岩石奇峭,峰巒毓秀。。內有三大壯觀瀑布,形如仙人解佩,白練垂天,各具特色,蔚為壯觀。又有形似《鯉魚翕嘴》,《神龜趕蛤》的天然景觀,形象生動,巧奪天功。

北溪韻 一

韶光瑞映白雲幽,賞景尋芳樂雅遊。

釀蜜黃蜂迎客至,迷香彩蝶競風流。

碧桃一樹紅人面,綠竹千株翠陌頭。

傳世武陵今果在,溪山明麗自春秋。

北溪韻 二

奉和永春縣詩詞協會顧問方義登先生之《初品北溪韻》

詩曰:

武陵果在自天裁,靖節怡然送客來。

奇瑞盈園呈勝境,清香撲鼻沁情懷。

一軒風月仙人隱,四野煙嵐凡象乖。

銀鯉神龜且留步,瑤台閬苑共傳懷。

附:

方義登先生《初品北溪韻》原玉

《初品北溪韻》

戊子花月

宏義居士方義登

應是陶翁巧剪裁,溪山靈秀賞春來。

滿園嬌豔鶯啼樹,盈谷幽香燕入懷。

兩瀑飛珠千澗潤,七星拱月眾峰乖。

神龜趕蛤何人識,小酌蘭亭獨舉杯。

作者按:景區內有形似《鯉魚翕嘴》,《神龜趕蛤》的天然景觀,形象生動,巧奪天功。宏義居士慧眼獨至!

四時遊北溪

春遊北溪

瀑布飛崖壓水低,青松翠竹接雲齊。

春深池畔桃花豔,疑是武陵在北溪。

夏遊北溪

峭壁千尋已接天,閑雲出岫滿崖煙。

林蔭棧道悠悠意,天末涼風到客邊。

秋遊北溪

攬勝登臨迓景風,秋高氣爽燦霞紅。

炊煙嫋嫋隨雲去,燒烤人家興正濃。

冬遊此溪

滿山翠色競生機,結伴采風正合時。

數九依然天不凍,北溪春早更多姿。

岵山荔枝

岵山荔枝,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特產,品種為狀元紅荔枝,以色、香、味俱佳,營養物質豐富而聞名。

岵山荔枝具有許多特點:壽命長,數百年的老樹仍能結果;且單產很高,許多樹一株就可以採收一千多斤,經濟價值相當可觀。其次岵山荔枝,皮薄核小,肉嫩汁多,味道清甜濃香,爽滑可口,不僅稱譽閩南,而且馳名海外。許多永春籍的僑胞和港澳臺同胞常擇荔香時節返回桑梓,品嘗這風味獨特的珍果。

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常食荔枝,能補腦健身,開胃益脾。幹製品能補充元氣,是產婦及老弱人士的上補佳品。”

每年盛夏, 荔紅飄香, 荔鄉暑景迷人。八方賓客,異口同贊,留連忘返。有詩為證。

詩曰

又逢七月荔枝香,但見當年妃子嘗。

古鎮紛紛賓客至,齊誇風味不尋常。

詠岵山荔枝

巨魁翠接白雲飛,五百高齡世所稀。

種異難期移客地,果香獨可醉皇妃。

繁榮強鎮功尤著,豐產富民譽自肥。

七月荔鄉迷暑景,塘溪兩岸盡芳緋。

岵山荔枝進身國保

迎風翠幄綠萋萋,古鎮荔園入望迷。

最是果珍堪極品,進身國保樹紅旗。

御前清曲唱瓊樓

祝賀岵山南音社成立

南音發源于福建泉州。又稱“南曲”“弦管”等。有“御前清曲"美稱流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2009年,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巜泉南指譜重編》記載,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年〉,癸已六旬,萬壽祝典,普天同慶,四方庚歌。昔大學生安溪李文貞公以南樂沉靜典雅,馳書徵求故里知音妙手,得晉江吳志,陳守,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儀五人進京,奏於御苑,聲調諧和。帝大悅,乃賜予錦綸音曰:御前清曲,五少芳賢。後稱南曲為,御前清曲。

作者有幸參加南音社組織,愛賦絕句致賀。

鎮南音社成立暨南音演唱會感賦

御前清曲唱瓊樓,入選非遺譽九洲。

誰共“梨園”花綻放,多情弦管韻長流。

南苑重光映翠樓,八音齊奏頌神州。

諧和清韻江天遠,脈脈柔情心底流。

注:梨園 南音戲曲梨園戲簡稱


《水調歌頭 初夏回鄉隨筆》

四月鄉村裏,蛙鼓滿池塘。

到處荔花盛豔,

競惹蝶蜂狂。

遠看迴峰夾穀,

層嶺霧迷碧樹。

煙雨隱新妝。

任白雲盈袖,

感古鎮祥光。

東風曖,遊客至,喜氣洋。

亭台古厝,迎賓小閣日初長。

石寨千年毓秀,

塘水幾番春夢。

萬象沐朝陽。

生態和諧美,

疑是武陵鄉。

閩南風味小吃

永春五裏街咯攤

五裏街咯攤經濟、實惠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咯攤別具一格,有其別致的地方風格和地方特色。一張小八角桌或小圓桌,中間擱置一台爐灶和鍋。客人們來就餐,店家打開鍋灶以後,通常往鍋裏放進了已經煮好了的骨頭湯、豆腐煎。然後客人們就根據自己的需要點菜,自己動手,選擇食品放入鍋裏,邊煮邊吃,現煮現吃。主要的食品有瘦肉、五花肉、粉絲、麵條、豆腐、豬腸、豬肚、豬舌、牛肚、牛排、新鮮蔬菜等,主要的佐料有食油、味精、食鹽等。客人們可因人而異,或鹹或淡,或嫩或老,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十分快捷,經濟實惠。

咯攤始於何時,現在已經無從考證。據說早在明清時期,五裏街就已經是閩南聞名的商貿重鎮,南北通商,十分發達。南面有泉州、洪瀨等地區通過水路運輸過來的魚類,蝦類等水產品;西北面有大田、德化等地過來的竹筍、香菇、紅菇等山裏珍品以及本地各種各樣的農副產品。南北商品從四南八方雲集五裏街巴刹,(農貿市場在解放以前叫做巴刹,從東南亞傳入,外語的譯音)。巴刹建在中街(現在的五裏街百貨大樓處),天天交易相當熱鬧。此外五裏街還有數百間店面經商,接迎南來北往的商人和顧客。咯攤小吃於是應運而生,並且迅速發展,為繁榮五裏街巴刹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客人們都為咯攤小吃所提供的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的服務而拍手叫好,讚不絕口。因此一直以來,咯攤生意十分紅火。

據五裏街闊庭巷的傳說。陳氏第十三世陳厚齋,于清初從泉州來永春五裏街開基,傳至十九世陳賜恩,字靜齋,列全國第110名進士(總數360名)。出任知縣,因其為官十分廉潔,家中經濟拮据,生活清貧。據說有一個年關,陳賜恩家裏無米,其妻把小石子放入鍋裏,舀入清水,火燒水開發出“咯咯”的聲音,好像在熬豬骨頭湯似的。進士問煮什麼,妻答道:“煮‘清廉骨’”。進士聽後,沉默不語,無可奈何。長期以來,平民百姓,士農工商,喜清頌廉,煮‘清廉骨’於是一時傳為美談,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競對煮‘清廉骨’所發出“咯咯”的聲音情有獨鐘。後來以豬骨頭湯為主要湯水的小吃攤就逐步逐步地被人們叫做“咯攤”小吃。

百十年來,咯攤小吃歷經了漫長的歷史。咯攤燃料也已從燒青炭、燒原煤、燒石油氣到現在使用電磁爐。咯攤小吃依然保持著他原有的特色與風格。儘管目前餐飲業發展迅速,餐廳、酒家、飯店林立,但咯攤小吃仍備受青睞。據統計,目前五裏街咯攤尚有數十家之多。筆者下鄉,偶遇商人就餐咯攤,順便問之:“五裏街咯攤如何”?答曰:“很好。君不見,咯攤咯字是由一個口字和一個各字組成,意思就是各人吃各人的菜,就是幾個朋友同桌吃飯,也能夠人人自己隨心所欲,而且能夠湯、菜一齊做,一起自己來做。真正可以滿足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使眾口不在難調。”

五里街咯攤小吃的由來眾說紛紜。但五裏街咯攤小吃倍受歡迎而遠近聞名的確是眾口一詞、眾所周知。

清源山風光

《浣溪沙》

秋遊清源山

蓬萊之最,仙氣飄飄的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賜恩岩等為勝。其峰巒之間常有雲霞繚繞,自然景色秀麗,人文景觀繪萃。是旅遊消閒的好地方。

詩曰:

白霧輕煙鎖瓊林。微茫景色似春深。鳥鳴峰壑客登臨。

領略清源花解語。觀光聖跡梵禪音。刺桐逸事任追尋。

刺桐城為泉州市區 別稱

福建 武夷山

九曲棹歌

次韻(宋 朱熹《武夷棹歌》)

九曲溪是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錯,溪流縱橫,九曲溪貫穿其中,蜿蜒十五華里。又因它有三彎九曲之勝,故名為九曲溪。它全長約10公里,面積8.5平方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
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形象地勾畫出了九曲溪的秀麗輪廊。

詩曰

偶與東風結伴行, 武夷山水聚芳清。

天然妙趣難描述, 淺唱棹歌長短聲。

 

一曲幔亭賓客喧, 仙源何已落晴川。

客官欲探玄關妙, 宴罷溪邊上筏船。

 

二曲鏡臺誰靚妝, 仙姿玉女未曾逢。

大王窺見春心蕩, 鐵板雲封路不通。

 

三曲小藏來眼前, 千尋絕壁鎖雲煙。

消閒誰識臨淵處, 架壑船歌動九天。

 

四曲臥龍騰碧潭, 題詩試劍意闌珊。

空山滿月金雞叫, 複岸聲廻碧浪間。

 

五曲悠悠茶韻沉, 山高簇秀白雲侵。

平林許有桃源路, 浩蕩東風送客臨。

 

六曲君游萬仞灣, 蒼屏仙掌說仙寰。

機頭織女飛梭急, 不讓岩峰夜月閑。

 

七曲城高玉宇寬, 天遊峰險更回看。

傳音空穀韻多少, 君等相期共仰攀。

 

八曲東西曲水隈, 水光峰影映潮回。

何當佳境迷賓客, 旋見芙蓉爛漫開。

 

九曲旋廻氣勢然, 丹山碧水入詩篇。

漫言蓬島難尋見, 煥彩流光別有天。

圖片來源 網路

更新於 2024-12-1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