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宗親名人 »

白歌昕(陳玉樹)潛心教書做學問

作者:林衛國  來源:山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5日

白歌昕(陳玉樹)潛心教書做學問

2013-03-04

2011年,對於91歲高齡的新馬歸僑、山西進山中學離休教師白歌昕來說,是個“雙喜臨門”的重要年份。第一件喜事,是他結束了獨居多年的生活,又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新娘是來自大同的馬玉花,才50多歲,但年齡的差異並不影響他們互相吸引和傾慕。第二件喜事,是傾注了白歌昕多年心血的學術著作《漢字解讀》由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卻了他的一大心願。

在山西離退休歸僑中,白歌昕的年齡最大,身體也比較好。但他為人極為低調,知道他歸僑身份的人很少,他也從來不參加僑界的任何活動。筆者由於和白歌昕是同鄉,又多年不懈研究華僑歷史,所以還是“挖”到白歌昕的一些事蹟。記錄下來,為編纂《山西省志僑務志》提供一點素材。

(一)

白歌昕原籍在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塘邊溪村。1920年出生于原籍,原名陳玉樹。陳姓在閩南是個大姓,永春岵山鎮姓陳的人更多,幾乎占總人口半數以上。他是到陝西蒲城中學教書時,才改姓名的。他的子女為前妻所生,跟隨母親姓李。

白歌昕當娃娃的時候,非常活潑可愛,二舅媽膝下無子,很喜歡他。在他兩三歲的時候,母親就讓二舅媽把他帶到馬來亞投奔二舅,在蔴坡一個叫武吉剛卡的地方生活。他舅舅在那裏擁有一座莊園,日子過得不錯。當時在馬來亞的福建人、特別是永春人很多,不久他妹妹也到了那裏。

白歌昕從小喜歡讀書,大人就儘量滿足他,花錢供他讀書。到了上學年齡時,一個姓陳的同鄉帶他到新加坡後港小學讀小學。這裏離馬來亞蔴坡並不遙遠,只隔了一道柔佛海峽。

白歌昕的悟性好,學習很努力,頗受老師重視。有個老師也是永春同鄉,原來在廈門大學國學院念書,後來得了一場病,落下個殘疾,於是不再念書,跑到新加坡來當小學教師。他的國文功底很好,看到白歌昕對國文很有興趣,於是送他一本王筠的《文字蒙求》。白歌昕一看就入迷了,原來漢字有這麼大的學問啊!從此後,他對漢字文字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並進行了不懈的鑽研。在小學階段,他斷斷續續念了 5年。在這個階段,他確立了終生的興趣和研究的方向。

(二)

白歌昕認識到:要真正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中華文化,還得回到中國去。抱著這個目的,他在“二戰”爆發以前,返回祖國到家鄉永春,報考初中——福建省立第一中學。他的考試成績名列前 4名,很順利地入學了。初中畢業後,他到廈門集美中學念高中,那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得學校,條件很不錯,環境也很優美。他的成績依然很優秀,每學期成績均分幾乎都是前三名,語文和物理經常拿 100分,數學拿99分。

閩南人從小就有開放意識,自立也比較早;加上老家地少人稠,發展的機會不太多,所以成年人都想出去闖。在集美念完高中以後,白歌昕就開始外出闖蕩了。“七七事變”爆發以後,南方陷入戰亂之中,他就跑到北方來。楊虎城將軍在陝西辦了一所蒲城中學,招聘國文教師,他就去應聘,結果當了一名國文教師,這是1943年的事,從此他就在黃土高原上紮根了。

在蒲城中學工作了兩年,白歌昕又轉到鳳翔中學教書,還是教國文。後來他就過了黃河,來到山西的榮河中學教書。那時候萬榮縣分為萬泉和榮河兩個縣。

(三)

抗戰勝利後,白歌昕來到山西晉東南陽城。1947年 4月,正式參加革命工作。那時候解放戰爭勢如破竹,節節勝利。老根據地組織幹部南下,去接收新解放的地區。白歌昕積極要求南下,領導也批准了,他已經做好動身的準備。後來,因為根據地太嶽師範學校師資匱乏,就把他留下來了,在太岳師範當語文和音樂教師。山西省群眾藝術館的離休老館長薛麥喜同志是他在太岳師範的學生,離休後擔任山西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外交部的離休幹部李同成同志也是他的學生,是個外交官,離休後擔任外交部“外交筆會”的常務副會長,是個大作家,已經出版了幾十部著作。在太岳師範,白歌昕教一個班的語文和全校的音樂課。

白歌昕的業餘愛好是音樂,學過聲樂、作曲和指揮。為了學習音樂,還專門聘請過私人教師。他的音樂基礎也不錯,主要是從小就喜歡。走上講臺以後,除了教國文(語文)以外,教音樂也很勝任,兩門課都遊刃有餘。

李同成是1949年從太岳師範一班畢業的。他在回憶錄《從太師走向世界》中談到一段往事:他喜歡文學,又愛上音樂。每天練習唱歌,對於白歌昕老師為學生編寫的《簡明音樂手冊》,更是愛不釋手。離開太師後,分配到翼城縣北杆學校擔任十一班語文教員。有一天,校長王生勁問他:“聽說你在大師學了不少歌曲,我想請你教學生唱歌,不知你同意嗎?”“校長信任我,我很高興。”他看了校長一眼說道:“我可沒教過歌,恐怕教不好。”王校長把手一揮:“不要客氣了,就這樣定下來。”送走了王校長,李同成立即把白歌昕老師編寫的《簡明音樂手冊》找出來練習,並選定自己認為唱得比較好的一首歌,即《歌唱祖國》。同學們對學習唱歌充滿熱情,聽說他教唱歌都很高興,下課後全校同學都聚集在校園的中央。李同成站在臺階上,先教曲子後教歌詞,同學們和著拍子引吭高唱,歌聲此起彼落,時高時低,一個個都顯得很興奮。他發現有一位富有魅力的女同學,把含情的目光投向他;他也被她美貌和氣質所吸引。經打聽得知她叫雪白,是九班學生,家住偏僻的山區楊家溝。從此,李同成和雪白由相識到相愛,來往不斷,感情日深,終於在1953年喜結良緣。白歌昕得知後感到格外欣慰,想不到音樂竟變成了一條“紅線”,把一對有情人“拴”到了一起。

山西解放以後,白歌昕被調到山西省文聯工作。沒多久,就患上了肺結核。那時候,一般人得肺結核是用不上盤尼西林的,只有休息療養一個辦法。他被安排到晉祠療養院療養,休息了一年,病就好了。王中青副省長知道他,親自下指示把我調到工農速成中學當教師。

接著,白歌昕又被調到太原五中工作。在這裏,他受了一點挫折。他跟一個姓李的高中畢業女生相愛結婚了。師生通婚,這在當時是絕對不允許的,是犯了大忌。他的妻子是崞縣(今原平)人,生長在太原,抗戰 8年,她和家人是在天津度過的。高中畢業後,她考上南京大學氣象系。畢業後,在中央氣象局工作了兩年,而後調回太原和白歌昕相聚。

白歌昕因為和學生結婚,犯了錯誤,於是被下放到晉源中學教初中。當時晉源中學只有初中,沒有高中。他教學的成績依舊非常優秀。在中考時,晉源中學獲得太原市的第一名,他於是有了名氣。

後來,白歌昕又被調到重點中學工作。在太原進山中學一直幹到1988年離休。

白歌昕常說他是“桃李遍天下”,感到非常自豪。他的學生光是定居在北京的,就有 100多個。職務最高的是中將,當司長、廳長的就更多了。學生有出息,在各條戰線上為祖國做貢獻,其實就是對老師的最大獎賞。

(四)

白歌昕對於漢語,特別是古代漢語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並一直鑽研不懈。他認為,古代漢語是一門綜合性的理論知識。國文的教與學,不外乎“字”、“詞”、“句”、“篇章”、“結構” 5個方面;而基礎是“字”,必須過好漢字關。他認為,上大學中文系,只念 4本《古代漢語》,是很難過漢字關的。現在大學畢業生念錯別字和寫錯別字是司空見慣的事。有的把“遺失”寫成“遣失”,把“隹”讀成“佳”,中央電視臺字幕的錯別字也不少。這種狀況是令人憂慮的。

葉聖陶先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說過:不通讀幾部說文解字著作,是很難過漢字關的。為了弄通漢字,白歌昕先後研讀了五、六十部關於說文解字方面的著作,還有金文、甲骨文方面的著作,有的著作他研讀多遍。特別是馬敘倫先生對他的影響最大。馬先生的《中國文字之構造法》、《說文解字研究法》、《說文解字六書疏證》、《馬敘倫學術論文集》等著作,白歌昕都反復研讀過多次。白歌昕說:“我敢說,健在的人讀過這麼多說文解字方面著作的,全國恐怕不會太多。我收藏的這方面的圖書也特別多,甚至超過一些圖書館。”

白歌昕對古代漢語特別感興趣,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在教學和研究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素材。多年來,他嘔心瀝血,編纂了兩本書稿——《中學文言常用實詞詞典》和《漢字解讀》,是對中學師生十分適用和大有助益的讀物。

白歌昕對《漢字解讀》的編著,耗費的心血最多,時間最長。這本書共收錄了 10500多個漢字。它比較其他字典,有 3大特點:

(1)、解讀了每個漢字的字形、本義、引申義、假借義;

(2)、將基本字的偏旁、多種寫法一一列出;

(3)、在編排時將部首、聲符相同的漢字歸在一起解釋。

他這種做法是前所未有的。人們通常所見的漢語字典,沒有一家是這樣歸納、解釋的。

對於《漢字解讀》這部書稿,白歌昕已經校對了 7次,仍然發現有幾十處錯誤。他每校對一次,都要耗費一個多月。2008年元月底,白歌昕將這部書稿送到北京,通過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轉送教育部語用所文字室,請漢字專家張書岩先生審讀。2008年5月4日,張書岩先生對書稿做出了書面評價:“白歌昕老先生的書稿細緻分析了一萬多個漢字的形、音、義及相互關係,顯示了深厚的學術功底。這部書稿對幫助讀者掌握漢字的基本知識,奠定文字學基礎,會有一定的作用。”2011年 3月,白歌昕這部80萬字的“最新漢語識字課本”《漢字解讀》,由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離休後還能發光發熱,為祖國的語言文字事業做出一點貢獻,白歌昕的心情比中了大獎還高興!

(五)

作者林衛國與白歌昕合影

白歌昕的家族是個長壽和多子女的家族。他的哥哥活了91歲,兩個妹妹活了80多歲。還有一個妹妹現在還定居在馬來西亞蔴坡,她生了兩個男孩和兩個女孩。兩個男孩又各生了 8個孩子,所以她有16個孫子。

改革開放以後,白歌昕回過幾次永春家鄉。1990年他回去過一趟。1994年,他妹妹從馬來西亞回國探親,他也趕回去跟她會面。1995年,兒子兒媳和孫子陪他又回了一趟永春。老家的孫子輩小孩太多了,白歌昕認也認不過來。他給孩子們發紅包,每人50元,一下子發出去 1700多元。

90多歲的白歌昕老先生,現在健康狀況還不錯。出門還經常持老年乘車卡搭乘公車,爬 3層樓梯還不太費勁,彎腰雙手十指交叉可以貼到地面。他透露:他很少吃藥,但食物有自己的獨特配方,烹飪方法也很特殊。他是個“老革命”,但不曾參加任何黨派。他說:“我這輩子就是喜歡埋頭當教師做學問。”看來,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其樂趣是無窮的;而這種樂趣也是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8年1月11日第一次採訪,2012年4月28日最後整理定稿。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