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宗支祖祠 »

陳姓宗祠通用對聯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2日

陳姓宗祠通用對聯

陳姓宗祠門楣題辭

義門傳家 文範遺風

“義門傳家”出自陳氏第七十世旺公事蹟。陳氏族譜載:“旺公,字天相,宋仁宗天聖四年刺封晉國公,後遷江州德安太平鄉儒教裏艾草坪,為義門始祖”。陳旺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孝悌治家,撰家規,建書院,聚眾三千余人,居同五百多載,曆十九世奉旨分家,以十二排行,分析二百九十一莊。從此陳氏家族遍佈全國。”可以說陳旺創建養育了中國歷史上無以倫比的大家庭。在朝廷旌其為“義門”的文字中有“累世同居、長幼七百餘口,不畜婢妾,人無閑言,每食必群坐廣堂,卑幼人等別為一席。有犬百餘,共賓而食,一犬不至,諸犬不食也。建書樓以延四方之士,鄉里率化,萬民仰之”之語,真乃盛極一時。有御賜詩曰:“金鑾宴罷月如銀,環佩鏘鏘出鳳閣。且問江南誰第一?咸言惟有義門陳。”門楣題辭“義門傳家”源此。

“文範遺風”則出自陳實事蹟。陳實,字仲弓,後漢潁川許縣人也,有志好學,少有奇才。初為亭長,再遷除大邱長。以德清靜,百姓以安。靈帝初大將軍竇武辟為掾屬。左中郎將蔡邕伯喈撰文稱其“善誘善導,仁而愛人”、“交不謅上,愛不瀆下”、“陳君絕世超倫”。卒,諡為文范先生,故題“文範遺風”。

 

陳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元龍豪氣;

華嶽希夷。

上聯典出三國.陳登,字元龍,有威名。許汜言:“元龍湖海之士,豪氣未除。”下聯典出五代.陳摶,隱居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太丘德望;

潁水淵源。

全聯典指東漢.陳寔,為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世人稱為“陳太丘”。

名高七彥;

才擅六奇。

上聯典出東漢.陳琳,為“建安七子”之一。下聯典出漢·陳平,六出奇計,助高祖得天下。

投轄留客;

懸榻待賢。

上聯典自西漢.陳遵好客,常將客人車軸上的銷釘投入井中,使客不得急返。下聯典自東漢.陳蕃,不善客,惟徐穉至,特設一榻,穉去則將榻懸起。

昌期五世;

望重三君。

上聯典出《左傳.莊公二十五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於飛,和鳴鏘鏘,……五世其昌,並於正卿’。”下聯典出東漢.陳寔,與其子陳紀、陳諶並著高名,時號“三君”。

濟時偉略;

經國文章。

上聯典出東漢.陳琳,為曹操書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下聯典出東漢.陳登,具豪氣,有濟時偉略。

潁川世澤;

太丘家聲。

下聯典出舜之後媯滿,周初封于陳,春秋陳國,建於潁川(今河南省淮陽一帶)。下聯典出東漢.陳寔,為太丘長,人稱“陳太丘”。

潁水流芳;

敦睦家聲。

全聯典指東漢.陳寔之子陳紀、陳諶,二人才德俱優。

慈訓杖下;

懿範堂前。

全聯典出宋·陳堯咨以善射自矜,其母怒以杖擊咨,後堯咨政績顯著。陳安節之妻王氏以厚貲嫁小姑,鄉人稱為“陳堂前”。

蘇城世澤;

四勿家聲。

此聯為陳氏宗祠“四勿堂”堂聯。

繩其祖式;

貽厥孫謀。

——佚名撰臺灣省金門縣陳氏家廟聯

金門縣現有五個鄉鎮,三十七個行政村,一百五十七個自然村。但當地人民仍習慣以“鄉”做為村莊住民的認同體,這可能是受到明清時期的“都→保→鄉”地方層級舊制觀念的影響,因為當時的“鄉”,就是一個最基層的地方聚落單元。例如,舊屬十九都古賢保古坑鄉,就是指今日的古崗這一個自然村。金門與廈門過去同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管轄,當地方言都還能保留閩南方言古音,例如一般人都把“鄉”讀成“香”它閩南話讀音與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門家廟多且密度高,更有幾個鄉是“一鄉數廟”的情況,例如瓊林就有蔡氏家廟七處,西園有黃氏家廟四處,北山也有李氏家廟四處,盤山有翁氏家廟三處。這些家廟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區分外,也代表當地姓氏家族的興盛繁衍景況於一斑。金門家廟大門之左右兩扇門板題字(板門聯),在後埔(金城鎮)是以題“祖德”、“宗功”者較為普遍,但在金沙鎮則以門神裝飾繪畫者較為多見。何培夫認為門神聳立寺廟大門,首當其衝而地位顯要,其設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厲、迎祥納福與安宅鎮殿。在民風古樸的金門流覽眾多家廟建築,能夠讓人同時欣賞到生命禮俗中的善與美,它涵括了各種傳統的、莊嚴的、親情的、藝術的、宗教的事與物。

 

陳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張楚開紀元;

文佳第一人。

上聯典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曾建國號張楚。下聯典出唐朝農民起義女首領陳碩真,曾號文佳皇帝。

風雷驅大地;

浩氣貫長虹。

——陳毅撰陳姓宗祠通用聯,集自陳毅元帥句。

同安出英豪;

集美獻愛心。

上聯典出清末抗英將領陳化成,福建省同安人。下聯典出近代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福建省集美人。

 

陳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鼎甲綿綿接武;

春魁世世光宗。

上聯典出宋代陳文忠、陳文肅兄弟,先後中狀元。下聯典指明代狀元陳安、陳循、陳謹等。

茶敬樽節退讓;

康樂和系平安。

——陳鱣撰陳姓宗祠通用聯,採用清代嘉慶舉人陳鱣聯。

虛其心,實其腹;

驥之子,鳳之雛。

採用陳姓名人陳方伯贈侄聯。

 

陳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三君翊漢光喬梓;

三阮扶唐駕竹林。

此聯為陳姓宗祠潁川堂聯。上聯典指東漢·陳寔及其子陳紀、陳諶。下聯典指唐陳政及其子陳元光。

筆新墨奇避亂草;

光遠正大輔中山。

上聯典指明.陳洪綬。下聯典指近代陳少白。

禁錮卅年名益著;

推敲七字戶常扃。

上聯典指東漢.陳寔。下聯典指北宋.陳無己。

天下太平無一事;

山中高臥有千年。

採用五代宋初道士陳摶華山廟聯。

注述六家胸有甲;

立功萬里膽包身。

採用前清舉人韓國鈞贈陳毅聯。

水能性淡為吾友;

竹解心虛是我師。

採用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陳元龍自題聯。

亭台不落匡山后;

策杖曾經工部來。

採用唐代詩人陳子昂讀書台聯。上聯典指李白,匡山在四川江油縣西,李白曾在此讀書。下聯典指杜甫,“策杖”,即拄杖。“工部”,指唐代大詩人杜甫。

派衍侯卿似續遠;

祖安磐石燕詒長。

此聯為福建省平和縣磐石鄉陳氏宗祠聯。

九重天上旌書貴;

千古人間義字香。

——唐僖宗.李儇賜江蘇江州義門陳氏聯

 

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振興中華,蘇城世澤;

源遠流長,四勿家聲。

此聯為陳氏宗祠新編“四勿堂”堂聯。

高隱獻詩,唐祖稱善;

少年博學,張華惜才。

上聯典出五代南唐詩人陳貺,居廬山近四十年,授官固辭。下聯典出魏、晉間史學家陳壽。

義聚三千餘人,世間第一;

居同五百多載,天下無雙。

此聯為江州義門陳氏宗祠聯

宰揭仕深,祖澤培基數百載;

分蒲葉茂,孫支耀振萬千秋。

——佚名撰廣東省普甯市南溪鎮陳姓宗祠聯

此支陳氏由明末清初在福建省莆田縣遷徙廣東的陳氏分支。

臥元龍之樓,耿耿濟時偉略;

讀孔璋之檄,岩岩經國文章。

上聯典指三國‧陳登。下聯典指三國‧陳琳。

堯咨母訓子以仁,聲隨杖下;

安節妻分財不吝,時號堂前。

上聯典指北宋.陳堯咨母。下聯典指宋.陳堂前。

箕裘全子,袍笏文孫,潁川郡鳳毛世胄;

南國旌旄,東宮衣缽,李唐時虎拜龍庭。

此聯為臺灣省臺北市全台陳氏宗祠聯。

孝友景先賢,難弟難兄,恍見德星長聚;

祠堂臨古渡,群昭群穆,共分明月無邊。

此聯為陳氏宗祠聯。

穆矣,于宗有光,祀事孔明,不如我同姓;

欽哉,成父之志,孝思惟則,□□□□□。

——清.陳榮昌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雲南省石屏縣鄭營村(原名普勝村)陳氏宗祠聯。鄭營村陳氏大家族的始祖陳斌是安微鳳陽人,現存的陳氏宗祠建造於一九二五年。宗祠坐南朝北,通面闊二十二.八米,總進深五十二.一米,占地面積一千二百四十餘平方米。祠門為牌坊式,磚石結構,三開間,瓦頂,門框均用磚石拱卷。明間寬三.五米,次間寬二.九米,通高六米。匾聯皆用青石陰刻鑲嵌在磚壁上。明間門額上有石匾四塊,長寬各○.八米,其上陰刻光緒壬辰進士,吉林、安徽巡撫,華甯人朱家寶書寫的“陳姓宗祠”四字。匾下有鄭營人、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進士、黎元洪總統秘書陳鶴亭題書的對聯。次間的匾聯都是滇唐繼撰書。匾長寬各○.六米,上刻“源遠流長”四個楷書;對聯是隸書。祠門背面明間額壁上有光緒癸未進士、著名書法家陳榮昌撰書“迪光貽令”楷書石匾。次間額壁上有趙港務題書的行書石匾“繼志述事”。明間和次間的磚壁上各有陳榮昌撰書的這副對聯。

坐丹山或松或柏,萬葉千枝不外本根所出;

觀劍水是涇是渭,上流下遞總由原緒而分。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樟湖阪(原名漳湖阪)陳氏宗祠聯

閥閱煥牂牁,爭誇媯水長流,弓冶箕裘綿百世;

祠堂鄰寶秀,更喜瑞湖在望,波光山色滿一門。

——清.陳鶴亭撰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雲南省石屏縣鄭營村(原名普勝村)陳氏宗祠聯。從陳氏宗祠祠門沿中軸線而進,依次有石橋、中殿、正殿。中殿和正殿前各有一個院子,兩側均有對稱式的偏殿樓閣。中殿前的那個石橋為單孔石拱橋,橋上有欄板望柱,望柱頭為石雕十二生肖。中殿建在高○.七五米的石台基上,四周有廊,單簷歇山頂、抬梁式。正殿為重簷歇山頂、抬梁式建築,三開間、二進間。由於正殿上下有兩層樓,又建造在高一.二米的石台基上,更有兩座高一.九五米的石獅柱礎抬高,因而更加顯得高大雄偉、莊嚴肅穆。規模如此宏大的陳氏宗祠,是鄭營人陳鶴亭先生集資建蓋的。一九九三年,陳氏宗祠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數十世避亂僑居,鳳粵發祥,羨者蕃,肯構肯堂,黎閣家聲光自晉;

三百年創業重統,鶯遷衍慶,喜此日,美輪美奐,棠江廟貌著維新。

此聯為福建省福安縣甘棠堡陳氏宗祠聯。

 

附錄:陳姓典故、趣事

平勃

“平勃”這個典故出自於《史記.陳丞查世家》。

平勃在這裏指的是陳平和周勃,他們都是西漢著名的大臣,陳平是文臣,周勃是武將。他們二人跟隨劉邦征戰多年,在楚漢之爭中為滅楚興漢建立了功勳。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後專權,把諸呂安排在朝廷的顯赫位置上,參與朝政。惠帝病亡後,呂後又擅立假太子為帝,自己親臨朝政,發號施令,企圖封諸呂為王,遭到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等大臣的反對。對此,呂後並未甘休,她又殺害少帝,立劉弘為帝,剝奪太尉周勃的兵權。免除右丞相王陵的職務,大封諸呂親信,妄圖篡奪劉氏政權。

呂後一死,諸呂密謀篡以奪位,準備謀反,但懼于大臣周勃、陳平的威嚴,一時不敢輕舉妄動。不久,齊王劉襄帶頭髮兵,陳平和周勃看到消滅諸呂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採用計策使呂祿交出兵權。周勃單身闖入北軍,殺了呂祿,掌握了兵權。在朝臣們的通力合作下,一舉剷除了呂氏勢力,維護了劉氏的天下。

後來,人們用這個典故表示同心協力,共謀國事之意。《晉書.王敦傳》裏就運用了這個典故:“臣備位宰輔,與國存亡,慶管平勃濟之略。”

 

上官鼻怎奈下官口

陳亞天性滑稽幽默。他在任潤州太守時,屬吏中有一個名叫上官弼的人,深得他的信任。

上官弼任職屆滿,臨走時,陳亞問他:“您可有教誨我的高見?”上官弼誠懇地說:“您的才幹和品行都是沒得說的,只是太愛調謔,似乎過分了一些。”陳亞點頭笑道:“君乃上官弼(鼻),怎奈下官口何?”上官弼聞之,大笑而去。

——宋.範正敏《遁齋閑覽》

 

陳老佛

清末水軍將領陳化成在江南水師任上,與土卒同甘共苦,日夜枕戈海上,留下了許多感人事蹟。剛到吳淞口時,有人要為他準備館舍,他謝絕說:“士卒皆露宿,我何可即安?”一天晚上颶風大作,暴雨傾注,潮水溢上塘面,快要湧進陳化成的軍帳。部將請他移帳,他回答說:“大帳一移,三軍驚憂,且我就高燥,而士卒湫隘,于心何安?”當時,裕謙駐在距吳淞口十餘裏的寶山,他估計陳化成一定移帳了,就派人前來探望老將,只見陳化成鎮靜地坐在原來的軍帳中忙著處理軍務。一次他患痢疾,裕謙派了醫生來,他謝絕了,說:“櫛風沐雨,軍營常事,我以老憊偶疾,何獨張惶?”繼裕謙任兩江總督的牛鑒,聽說陳化成吃的是糙米,生活儉樸,以為他身邊缺錢,就命令軍需局每十天送白銀二百五十兩。陳化成堅決不接受。在陳化成生日這天,有人送去金字旗為他祝壽,結果被他當場下令撕裂了。冬天,大雪壓帳,平地積雪盈尺。他冒嚴寒劃小舟,往來於濱海風浪之中。清晨,他踏著深雪到各營帳中察看將土,親如家人,士兵呼之為“陳老佛”。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