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暮鼓餘音錄

鳳山寺.詩山聯語曰:

  塵刼歷一千餘年重複舊觀生有聖人揚善美

  鐘聲鳴二十八響反思新意活該君子去虛偽

  詩溪湲去正蕩胸懷奭望高蓋光暉尊王聖德

  山雨欲來且留脚步聆聽歐陽笏唱廣澤心聲

盛世揚名,揚名留節,節節上昇,步步登高,南安詩山鳳山(廣澤尊王)文化此際登峰造極,可謂實至名歸,郭忠福千古留芳,為後人敬仰,在乎:誠與善,懲惡扶弱。

餘才疏學淺,孤陋寡聞,有關聖人聖德,留待名人,學者,專家解說,餘豈敢造次,衹是當年農耕漁樵之隙,一些雖是道聽途說,但也有耳聞目睹之實,如今記憶,權當零星碎鐵--晨鐘暮鼓餘音漏。

當年鳳山寺毁於“文革”,究何年何月何日:據官方網站《鳳山寺》之“鳳山寺大事記”:“1966年,共和十八年,‘文革’浩動期間的05月21日(農歷四月初二),橫遭破壞,夷為丘墟(僅尚存一株桂花樹),嗣後,在廟址創辦‘詩山農中’”新版《郭山廟志》,記載為“1968年”。

文化大革命正式開始是1966年05月16日(即所謂的五.一六通告),其後06月01日《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08月0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首先提出“大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08月18日《人民日報》社論“好得很”,即為北京二中紅衛兵發出的最後通牒--“向舊世界宣戰”而搖旗吶喊,於是“橫掃千軍如捲蓆”!全國山河一片紅,一時火光熊熊,農村中亦如是:燒文物毁古蹟,石雕磚雕灰塑木刻,眠床棟案廳堂神主牌,祖厝寺廟碑文菩薩,燒、打、砸、抄、搶,無所不為,無一倖免,滿目瘡痍。

《南安縣誌》載:1966年08月20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八屆十一中全會《公報》和《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之後,組織群眾、學生進行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運動,很多重要名勝古跡、史籍、文物遭到嚴重破壞;全縣不少人被抄家、揪鬥、遊街。(參考鄰近縣市史料,均指1966年08月底起才開始有所謂破“四舊”運動,搗寺廟、毀古物記載。)

那時侯,筆者就曾多方聆聽敘說,有當年農中同學,公社同事回憶:那天,天灰朦朦,下着絲絲雨,由公社“豺狼(財糧)”楊XX、雷XX帶頭,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衝上鳳山寺,雷氏開第一斧,(據說第二天手舉不起,壞了)。當時正在上課的“農中”有一些學生(猶其是“黑五類子女”及“可教育好”的教職員工)為“爭取表現”而大肆參與其中。這些人相當部分尚在,“天青青,地靈靈……”在此不想多說,祇想說,大事記,要嚴謹。

兒時曾多次跟隨長輩們到鳳山寺“上香”或“春遊”,那廟左傍一棵大樟樹,傳說是忠福當年放牧種下的,樹根身有個大洞,熟稱“腔北樹”,內可擺一張“八仙桌”,此樹被砍掉,實在太可惜,千年一嘆!那舉斧之人,可謂千古罪人!

說到重建,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吳安民,古宅中雲人。

由於菲律賓華僑陳道修(杏塘)、新加坡華僑吳鴻業(古宅)及前坑僑屬大點嬸做头,極力倡議重建“鳳山寺”。當年“詩山僑聯”一眾仁人志士,如梁翁、陳永顏、吳清樹諸君頂着“封建迷信”的大帽而“重建文物古蹟”,上下疏通,求上級批文,爭取華僑捐獻。剛具規模,極需人才(紅五類始可)。

吳安民,參加過“人民解放軍”,書寫一流,70年代後至80年代中,吳氏在“鳳山寺”任職,直至病逝。謹此,順帶一筆,安民尚有大哥二哥志民、貧民,記得60年代初,他們兄弟帶頭“割火聖公上墓”(可是解放首宗)被拉到“杏塘土樓大埕”接受批鬥,記得當時批鬥判刑還有聯山貞坑格的陳雙挺(在職軍人)回鄉探親,一時心血來潮,帶三男一女欲“西天取經”,在“五欉松柏”,風高月黑之際將安溪人“烏良”(擔雞鴨賣)當作“妖精”打至遍體鱗傷。

余畢竟是山野匹夫,上不得殿堂,衹不過熟語所說:大棵松柏卡出名,眾所皆知,權當野史矣!

史上最後一個武狀元--黃培松,字賢禮,號菊三,原籍安溪(時稱清溪)。鹹豐五年(西元1855年)出生於南安洪梅,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參加武狀元殿試。(原鄉試第二名,上京赴考之時曾牽羊備禮到鳳山寺聖公面前許下宏願。)當此試至“舞關刀”時,體力消耗大半,那關刀重180斤,需舞動108招式,一輪風馳電騁,颯颯生威至最後一招,收掣不及,大刀由手脫落,瞬那間,黃氏自身感覺一股力量油然而生,腳一勾,刀提上半空, 180度旋轉,然而伸手輕輕一按,腳步立定,作揖,無絲毫破綻。此刻,主考官與傍觀慈禧太后都看呆了,回神後問:卿此何招?黃培松天貭聰明,文思敏捷,喘定:稟太后,臣此招為“魁星踢鬥”!太后連呼:真狀元也!!

黃培松自知“聖王公”助其一膂之力是也。光緒四年(即1878年)由其父黃位中募建“壯麗異常”之鳳山寺。『大事記』有此記載:民國年代,余之堂伯父在廈門任職,期間與黃氏,及其後人熟絡,對口親耳聽來的,但尚未見有記載,今借《香港鳳山寺》一角。增添“廣德尊王”聖蹟一頁!

2011年02月20日 (詩山)山人

 

黃培松簡介:

黃培松,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生於仁宅後坑壟村(今屬南安洪梅仁科,原籍清溪興二裏科名鄉,今安溪尚卿科名村),民國14年(西元1925)病逝於福州。(一說生於鹹豐五年,即西元1855年)

黃氏少時習文,因其生得高大威猛,膂力過人,遂改習武,拜泉州大羅溪武舉人黃紀堂為師。光緒二年鄉試第二名,光緒六年殿試欽點狀元及第,授一等侍衛,旋任廣東參政,遊擊,不久昇瓊州總兵,記名提督,以軍功賞“卓卓勇巴圖魯”頭品頂冠。宣統三年(1911年)03月29日由孫中山,黃與等率革命黨人(相當部份為閩籍人仕)在廣州起義失敗,黃培松任督判及監斬官。當時黃氏眼見被俘之人仕均為青年人(廣府話稱之“靚仔”),於心不忍,見機行事放走多人,其中有台南進士許藍瑛之子許贊元等。但此等“韻事”不便公開,因而被泉州人士誤會,將其開元寺樹立之狀元牌坊拆毁。民國5年6月,薩鎮冰為福建清鄉督辦,黃培松為會辦,凡事持重,不濫施刑殺,國民政府贈匾“培威將軍”。黃氏晚年隱居廈門,倡建「江夏祠」。

黃氏曾撰名聯:“虎丘精結昭吳北,鸚隴客來貢越南。”此聯至今尚為人津津樂道。其「會元狀元」金匾乃收藏於科名鄉黃氏祖宇。

--- 本文屬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
 

錄入:201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