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能醫我心

作者:陳兵 來自:鳳凰佛教 2012年02月29日 佛學研究網

二十世紀後期,人類社會沿著“資訊高速公路”飛速向前,科技的高度發達,創造出高度的經濟效益,提供給人們越來越方便、豐富、新鮮的物質生活條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將人類推向一個全新的資訊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然而,人的精神並未能與科技和經濟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勢。信仰崩潰、價值失落,成為全球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安、厭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與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疏離等“時代病”如瘟疫般流行,個人主義、縱欲主義、享樂主義氾濫,道德淪喪,人情冷漠,滋生出貪污腐化、營私舞弊、吸毒販毒、拐騙扒竊、賣淫嫖娼等社會毒瘤,犯罪率有增無減,恐怖事件連續不斷,抑鬱、焦慮、神經衰弱、失眠、強迫症、癔病、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心理、精神病患者越來越多。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僅抑鬱症患者已達二億多人,發病率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左右,女性中罹患此症者為男性的二至三倍。中國衛生部負責人披露:精神障礙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已排名首位,目前國內各類精神病患者約一千六百萬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達八百萬人,精神病發病率從五十年代的千分之 2.7上升到目前的千分之 13.47,約增長了五倍,大約每十年翻一番。

佛教天臺宗智者大師的《磨訶止觀》卷九以“業”為導致疾病的原因之一,“或今世破戒,動先世業,業力成病。”破犯五戒的惡業引起五臟、五官病:殺害之業引起肝病、眼病,酗酒之業引起心臟病、口腔病、淫亂之業引起腎臟病、耳病,妄語之業引起脾臟病、舌病,偷盜之業引起肺病、鼻病。“業”指有意識的行為、語言、思想,業都由屬心理活動的“思”(決意)發起,三業中的意業即是心理活動,身口二業的實質甚至可看作意業,引起疾病的惡業,終歸由不善的心理活動——“煩惱”發起。《正法念處經》卷一雲:“由心故作惡,由心有果報,一切皆心作。”《華嚴經•夜摩天宮偈贊品》雲:“諸業心為本。”現代醫學稱由精神、心理原因及主要由精神、心理原因導致的生理性疾病為“心身病”或“心理生理疾患”,此類疾病有癌、腸胃病、高血壓、冠心病、失眠、皮膚病等許多種。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提出了七條心理健康的標準:

  1、智力正常。

  2、善於協調與控制情緒。

  3、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

  4、人際關係和諧。

  5、可以能動地適應和改善現實環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拿這一標準來衡量,人群中心裏不健康、亞健康者,大概起碼要比已患精神、心理疾病者多出兩三倍。今天人群中大量的“追星族”、“發燒友”、“網蟲”、麻將迷等,都是心裏不健康甚而畸形變態的表現。

佛教《大日經》《大毗婆沙論》《立世阿毗曇論》等說,“勇猛強記”、“能修梵行”、“能寂靜意”、“常思念利他”、“聰明”、“能別虛實”等,是人類的基本特徵,按此,心理健康,大概起碼須具備有正見、能自我控制貪欲等煩惱、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較高的智力、常懷慈悲利他之心、內心時常安樂寧靜等條件,如果用這一標準衡量,人類中夠得上心理健康、堪稱為合格的“人”者,恐怕只占少數,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說為數不太多。在佛陀眼裏,芸芸眾生,都是精神心理處於病態者和不健康者。

佛教向以擅長治心著稱,佛稱大醫王,專以治療眾生心病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達了多元文化相容並蓄的中國人對佛教功能的界定。人類文化中,若論對心理衛生、精神健康的重視,當數佛教為第一。佛教以心為決定眾生苦樂升沉,乃至國土世界污染清靜的關鍵,《雜阿經》卷十佛言:“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雲:“心清靜故世界清靜,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用如實的知見“自治其心”、“自淨其意”,因而成為佛陀所示解脫世間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對境臨事,心中儘管自然會起貪欲、憤怒等煩惱,心理活動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進、慈悲等殊勝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功能,以智慧自主心、鍛煉心、淨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中阿含•念處經》載:佛陀教導徒眾“以心治心”,就象木匠用繩墨在木料上打上線,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兩位大力士捉住一個瘦弱的賊,隨意抓旋處置。《法句經》雲:“洗除心垢,如工煉金。”意謂應像良工巧匠煉金打鐵那樣錘煉自心,去除無明煩惱的雜質垢穢,使心如同金子一樣純淨。佛陀從對人生痛苦和存在意義的反省入手,以人內心深處了生死、趨求常樂的終極關懷為核心,對人心的結構、內容、性質及造成苦惱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過切身的實踐驗證,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達到“現法安樂”乃至涅盤解脫的技術。後世的佛教大師們,對佛陀教法不斷發揮補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學。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極其高明的心理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導師,佛法是一門高級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