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小岵南山陳氏紀事《一》

整理: 陳偉洸 陳善超  來源: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15日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紀事《一》 945-1910年

《一》956-1910年 《二》1911-2010年 《三2011-2016年 《四2017-2018年

小岵南山 後周.顯德 3年( 956),開基始祖弘元,號校尉公,洪義公之子,南陳太傅派十一世孫,由河南汝寧光州固始縣入閩抵永春,先住居儒林街,宋初擇於泉之桃源小岵南山之麓結茅居之。其山坤申行龍,幢幡寶蓋。形勢亦作匣裏金釵,背辛面乙,行門甲位,佔籍定茲以兆焉。

     宋.元豐 2年(1079),五世陳瑊,特奏名進士,為吾南山開科祖。

     宋.紹聖 4年(1097),六世陳彥聖,丁醜科進士。

     宋.宣和 6年(1124),七世陳知言,甲辰科武舉。

     宋.建炎 2年(1128),八世陳權字經行,戊申科武舉人。著:《老子道德經注》。《永春州誌》載

     宋.紹興12年(1142),七世陳知柔,壬戌年陳誠榜榮登進士第四人。授台州判官,任建州、漳州教授,為循州、賀州知州。著:《論語後傳》10卷,《易本旨》16卷,《易大傳》 3卷,《易圖》 1卷,《尚書古學並圖》 2卷,《春秋義例》12卷,《溫陵張賢傳》 1卷,《梅青傳》,《詩聲譜》 2卷、《古學並圖》、《詩話》、《詩騷古賦》、《雜著》等,均有刻印傳世,早已散失不存。《福建通志》載

     宋.紹興22年(1152),七世陳知古,壬申科進士。

     宋.乾道 5年(1169),八世陳樸字端行,已醜科進士。為江西運使司主管文字,擔轄大理寺,漳州正知左司郎,知廣州兼廣東按撫使。《福建通志》載

小岵南山 宋.淳熙 5年(1174--1189),淳熙年間朱熹再遊永春,與陳知柔講學於環翠亭,在陳、朱的影響下,永春理學人才輩出,著名學者先後有黃維之、黃以翼、莊夏、陳易、卓琮等。詳閱《永春縣志》第9頁

     宋.淳熙 5年(1178),八世陳輝英字敏行。戊戌科特奏名進士。《永春州誌》載

     宋.淳熙11年(1184),八世陳宗字主行。甲辰科特奏名進士。《永春州誌》載

     宋.紹熙元年(1190),八世陳一新字日行。庚戌科進士。汀州教授,國子監博士,婺州通判,知邵武軍。著:《陳又之講義》,《詩詞雜文》,《奏禮》。《福建通志》載

     宋.慶元 2年(1196),八世陳易字變行,丙辰科進士。官至懷安縣丞。著:《論語解》,《孟子解》。《福建通志》載

     宋.慶元 2年(1196),八世陳模字中行,丙辰科進士。嘉泰二年除秘書省正字,選教官國子正館職,三年兼國史院編修官,開禧三年又兼實錄院檢討官,嘉定二年除校書郎仍兼檢討,鎮江府通判,曆知梅州、汀州。著:《經史管窺》,《懷古錄》,《東宮備覽》 6卷(《四庫全書》收錄)。

     宋.開禧元年(1205),九世陳景魏字思象,乙丑科登進士,上舍釋褐。知潮州、知英德府等。《福建通志》載。《永春州誌》載。

     宋.嘉定 2年(1209),八世陳基字業行,已巳科特奏名進士。《永春州誌》載

     宋.嘉定 4年(1211),九世陳克俊字思明,辛未科特奏名進士。《永春州誌》載

     宋.宣和 6年(1224),七世陳知言,武舉人。永春港頭譜載

     宋.寶慶 2年(1226),八世陳夢得字意行,丙戌科特奏名進士。永春港頭譜載

     宋.紹定 5年(1232),八世陳楷字範行,壬辰科特奏名進士。《永春州誌》載

     宋.紹定 5年(1232),九世陳晉接,壬辰科徐元傑榜進士第二名,榜眼,釋褐國子司業。

     宋.淳祐元年(1241),九世陳亞卿,辛醜科特奏名進士,選知廉州府。

     宋.淳祐元年(1241),十世陳需光,辛醜科進士。

     宋.淳祐元年(1241),十世陳握理,辛醜科特奏名進士。《永春州誌》載

     宋.景定 3年(1262),八世陳雷震字聲行,壬戌科進士。

     宋.咸淳元年(1265),十一世陳德高,乙丑科進士。

     宋.鹹淳 4年(1268),十一世陳德美,戊辰科進士。

蓬壼美山 宋.鹹淳 4年(1268),十二世陳大育(遇龍),戊辰科進士。官禦史大夫。

小岵南山 宋.景炎年間(1277),大育公兄弟回鄉重修懷古堂祖業,修茸陳岩。

南斗東山 元.至正14年(1354)遭亂,公蔭公自永春小岵避難仙遊礦山,後旅還入安溪肇基於南斗東山為一世祖。今安溪長坑鄉南斗村、山鬥村、玉南村、月眉村、雲集村、雲一村,桃舟鄉桃舟村中洋,白瀨鄉下鎮村嶺兜,龍涓鄉舉魁村,福鼎白琳、武夷山、江西紫溪等地方都有公蔭公的裔孫。

南安貞格 元.至正14年(1354),公弼公見父兄弟被害,攜家逃難武榮之尾巷結廬隠居,曰新廳。今岩口是也。不數年公歿,後其子祖武移居貞格,立奉公弼公為貞格之始祖。今詩山杏塘陳氏始祖甘山公,諱益潮,字孚潛,即為公弼十二世孫。

尚卿南山 元.至正20年(1360),公奭攜家移居清溪下樓建口,後再徒遷興尚卿南山,因小岵南山而名焉。今城廂鎮同美村(開基祖昆祿公)、虎邱鎮文美村倉美(開基祖烏林公)、尚卿鄉灶美村灶坑口(開基祖天覺公)、西坪鎮百福村(開基祖繼祖公)、蓬萊鎮周堂(開基祖發祥公)的陳姓均屬公奭公的裔孫。

安溪同美 元.至正20年(1360)為避兵災禍亂,昆祿公與弟昆實隨父從永春小姑南山移徒清溪建口,及尚卿南山等地。元末明初期間,昆祿公擇永安裏同美(舊稱塘美)定居。今城廂鎮同美村、勤內村、仙苑村仙苑街、光德村內園自然村,同美農場中寮、炭坑內自然村、官橋鎮仁峰村白石自然村、尚卿新樓村石龜潭的陳姓屬昆祿公的裔孫。

泉州海甸 元未明初,應奴公移居泉城排鋪街,業酒為生,建業垂統。四世素履公(1429--1509)出贅總旗魯氏。故稱魯陳氏。五世愧庵公生景泰甲戌年(1454)歲貢,授應天府學訓導,公擇南街鎮撫巷起蓋五落大祖曆(海甸儒宗),敬奉應奴公為一世祖。後裔詩書成風,簪纓相繼,丕振家聲。

安溪同美 明初,始建同美陳氏宗祠,歷經明弘治11年(1498年)、清光緒19年(1893年)、民國11年(1922年)、民國31年(1942年)等多次修建。

安溪蒼美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烏林公由格頭垵而來倉美卜宅中倉,立奉天舉公為一世祖。其十三世裔孫右春公、右程公、右任公、右鼎公、右齊公、右乾公等諸昆仲於明萬歷間,相攜北徒衍居於浙江平陽、蒼南、北港。十六世孫肇褒公(台碩派)於乾隆三十八年移居臺北六張犁,子孫世系相承,繁榮昌盛。

東平鴻榜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始建山兜陳氏祖宇厚德堂。坐北向南,為三進二護厝。

小岵南山 明.建文年間(1399--1402),優道公長子德修主持興建宅宇,落成後命名“南山陳氏宗祠”。遂自校尉公派下至十四世先祖牌位安放於宗祠,奉優道公為一世祖,以此祭祀通族諸先祖,並延續至今。宗祠坐東偏西,朝向西北,乃睏牛穴吉地,建築面積 726平方米,占地面積2107平方米。系二進懸山式土木石結構,穿鬥式木構架,廳堂上方懸掛校尉公裔孫 6至12世科舉進士牌匾,神主龕額端懸掛陳嘉謀“廷試第一”牌匾,2001年被授予泉州“名祠之譽”。2015年被批准為永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仙鄉林柄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優道公四子可治,字德裕,號隱牧,仙鄉林柄陳氏開基祖。擇“風爐穴”吉地建林柄祖祠,坐卯向酉兼甲庚。今仙夾鎮、岵山鎮、桃城鎮濟川格腳(開基祖盛壽公)、五裏街華岩(開基祖茂仁)、岵山文溪村南溪(開基祖茂珪)、德化碩儒村後寮(開基祖克端公)、南安詩山林柄(開基祖茂源公)、南安碼頭三錦美楓兜、南安美林李東、安溪蓬萊鶴前倉頭曆、福鼎、浙江蒼南等地都有可治公的後裔。

南安九都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始建嶺兜坑中陳氏宗祠,十九世紀80年代重建,2000年11月12日舉行落成典禮。祖宇坐西向東,庚甲酉卯,水出巽。

兜坑中 2019年農歷十一月十五日,

安溪蓬萊 明.正統年間(1436--1449),子良公之孫發詳公自永春徏遷安溪蓬萊,為蓬萊周堂陳氏開基祖,尊子良公為一世祖。

安溪蓬萊 明.正統14年(1449),發祥公肇基創建安溪蓬萊周堂陳氏家廟。

詩山林柄 明.景泰 4年(1453),可治公五子茂源,諱滿,號淳雅,又號淳德,抵南安詩山山頭林柄陳氏開基,由永春之仙鄉林柄而來,故其地亦名山頭林柄,後其子遷居詩山林柄,宗祠族譜自立。今南安碼頭惠場的陳姓為茂源公裔孫。

安溪同美 明.天順年間(1457--1464),欽祖公創建同美應美祖祠。

東平鴻榜 明.天順年間(1457--1464),始建鴻榜陳氏祖宇潁川堂。

詩山林柄 明.天順 6年(1462),始建詩山林柄祖宇,坐申向寅兼庚甲,行家譽稱“龍蝦出海”之風水寶地。

安溪蒼美 明.成化18年(1482),始建中侖祖祠,坐西朝東。建築面積 380平方米,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構造堂皇,廳堂流光溢彩,耀眼奪目。

桃城花石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始建因後祖宇拱北堂,二進十開間,坐丙壬巳亥。

惠安後見 明朝中頁,始建後見陳氏宗祠,為土木石結構單落歇山式,建築面積 400多平方米,占地 600多平方米,坐乙辰向辛戌。

同安蓮花 明.嘉靖元年(1522),十九世陳國薦由金門鬥門徙遷今同安區蓮花鎮雲埔村田洋開拓基業。

坑中嶺兜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必可公緣先世播遷而入安溪,再由安溪再遷入南安之坑中而開基焉。

安溪尚卿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始建蓬萊阪頂陳氏坑邊祖宇。

南安梅溪 明.嘉靖11年(1532),二十一世陳儲秀字舜弼號瑞山,壬辰科進士。雲南道監察禦史,有「七省巡按」之稱。

南安梅溪 明.嘉靖11年(1532),始建梅溪“陳氏祠堂”,是南安二座半祠堂之一,系七省巡按陳瑞山(陳儲秀),智勇撀退入侵我邊境的安南(現越南)軍隊凱旋。因功獲皇帝特賞鏹賜麒麟服後,乞假回鄉建造的。按古漢式標准結構建造,分為上落、中廳、下落。內有八口天井,歷稱為十三落祠堂。

永春榜頭 明.嘉靖13年(1534),十九世陳嘉謀字宜用號思復。廷試第一。國子監學錄。

泉鎮撫巷 明.嘉靖31年(1552),二十一世陳學彬字敦質號近野,舉人。廣東惠來知縣、南京安東知縣《府誌載》。

南安梅溪 明.嘉靖41年(1562),二十一世陳學伊字爾聘,壬戌科進士。著:《陳氏宦譜》 2卷。《福建通志》載

惠安後見 明.隆慶 4年(1570),陳力,舉人。

泉鎮撫巷 明.萬歷 7年(1579),二十三世陳鳴熙字緝甫號穆莪,舉人。九江府同知,欽州知州,雷州同知,攝推官查盤瓊署本府事。

泉鎮撫巷 明.萬歷13年(1585),二十二世陳國輔字叔大號思覺,武舉人。福寧州左營把總。

泉鎮撫巷 明.萬歷13年(1585),二十三世陳鳴勛字懋甫號彌區,舉人。

泉鎮撫巷 明.萬歷14年(1586),二十三世陳鳴華字誠甫,丙戌科進士,禮部郎中、欽命廣東提督學憲、擢湖廣參政、浙江司主事、進階承德郎

泉鎮撫巷 明.萬歷14年(1586),二十三世陳育正字儀甫號玉兒,丙戌科武進士,授廣西永福守備,曆江西武寧州守備,升都指揮僉事

南安梅溪 明.萬歷15年(1587)撰《梅溪陳氏族譜》“族譜敘”載:“吾家舊譜斷以公輔公為始祖,其所以來居徒生卒俱缺不著”。”《詩山林柄陳氏族譜》載“因賊事變,公輔逃廣東增城,後不知移居何處,或言南安梅溪是其裔”。今泉州新門外井尾、石獅永寧港邊、石獅子英、晉江福埔後堡、晉江陳埭奄上村、晉江仕春村、晉江華洲、仙游金沙村、南安九都林坑等地,都有公輔公的後裔。

泉鎮撫巷 明.萬歷19年(1591),二十四世陳翀奎字子柱號箴書,舉人。祁門縣知縣,吉安府同知。

南安梅溪 明.萬歷26年(1598),二十三世陳應堂字獻甫號景梅,戊戌科進士。廣東潮州知府。

泉鎮撫巷 明.萬歷28年(1600),二十四世陳景奎字子瑞號含譽,舉人。永安縣教諭,遷平和縣,升南直毫州知州。

東平港頭 明.萬歷未年間(1600--1619),二十一世陳漢字希聰,系瑤公六世孫,克順公四子,遷居永春東平太平村港頭。

泉鎮撫巷 明.萬歷31年(1603),二十三世陳友台號叔端,武舉人。

泉鎮撫巷 明.萬歷31年(1603),二十三世陳鳴瑜字綦甫號瑟瑕,舉人。南直隸江南豐縣知縣。

泉鎮撫巷 明.萬歷34年(1606),二十四世陳昆奎字子友號存穆,舉人。

泉鎮撫巷 明.萬歷35年(1607),二十三世陳鳴烈字桓甫,丁未科進士。戶部主事、兵部車駕司主事,進階承德郎。

泉鎮撫巷 明.萬歷40年(1612),二十四世陳位奎字子素號約雲,舉人。選江西宜黃縣知縣。

永春榜頭 明.萬歷46年(1618),二十四世陳喬材字子因號因其,舉人。貴州銅人府推官。

泉鎮撫巷 明.天啟元年(1621),二十三世陳鳴嵓字伯甫號誦陟,舉人。

泉鎮撫巷 明.天啟元年(1621),陳友台武舉人。

泉鎮撫巷 明.天啟 4年(1624),二十四世陳晶奎字子湸號絅三,舉人。邵武縣學教諭,遷浙江平陽知縣。

泉鎮撫巷 明.崇禎 3年(1630),二十五世陳豐升字孫獻號忝閣,舉人。授高州府推官,調廣州府推官署廣州府事,授福寧州學正,升平海衛學教,授國子監學正。

泉鎮撫巷 明.崇禎 7年(1634),二十五世陳豐頊字孫澹,甲戌科進士。授江陵知縣,調丹徒、曲江兩縣,升南京禮部員外,轉禮部郎中。

泉鎮撫巷 明.崇禎12年(1639),二十四世陳有功字子清號希齋,舉人。禁旅縣都司 ,加副總兵。

泉鎮撫巷 明.崇禎15年(1642),二十四世陳仕奎字子相,壬午科進士。長清縣知縣、贛州府照磨署長。

安溪同美 清初,始建白石陳氏宗祠,取名裕德堂。2001年重新修葺。

泉鎮撫巷 清.順治 3年(1646),二十三世陳鳴鑾字殿甫號瞻洛,舉人。潮州府大埔縣知縣。

泉鎮撫巷 清.順治 3年(1646),二十六世陳寶鑰字緣崖號大萊,舉人。山東青州僉事,補江南驛傳道,升貴州糧驛道參議。撰:《綠野堂評史》 2卷,《陳緣厓詩》(皇清百名家詩本收錄)。

泉鎮撫巷 清.順治12年(1655),二十四世陳允錫字子帥號亶齋,舉人。曆平湖知縣,江西布政司都事,臨江府通判,州知州。輯:《諸子鈔》,《古今文選》,《古詩刪》,《唐詩刪》,《宋金元詩刪》 3卷,《亹齋文選》 2卷,《亹齋詩刪》 5卷,《續詩刪》 1卷,《詩刪未刻稿》 1卷。著:《半千集》 2卷,《三征草》 1卷,《天心草》 1卷,《近草》 1卷。纂修:《江西通志》,《鳳翔府志》。纂修:《(泉州)魯陳宗譜》 3卷(泉圖藏),《續初集》 1卷。

泉鎮撫巷 清.順治14年(1657),二十五世陳振羽字孫維號庸庵,舉人。山東費縣知縣,文林郎

安溪南斗 清.順治14年(1657),二十九世陳章嘉字憲卿號錫周,舉人。邵武府教諭。

泉鎮撫巷 清.康熙44年(1705),二十五世陳萬言字孫策號靜舫,武舉人。

泉鎮撫巷 清.康熙47年(1708),二十六世陳庚元號伯白號堅亭,舉人。汀州府清流縣學教諭

泉鎮撫巷 清.康熙52年(1713),二十六世陳士芝號靈根,舉人。長樂縣學教諭,府志載

桃城榜頭 清.康熙55年(1716),二十六世陳兆資遷浙江蒼南龍沙鄉。

桃城洛陽 清.康熙58年(1719),始建北墘宗祠,坐癸向丁兼醜未。

安溪同美 清.雍正13年(1735),二十六世陳八弟號周卿、及軒,舉人。古田縣儒學教諭。

蓬壼陳阪 清.乾隆二年(1737年)歲次丁巳,知柔公之裔孫教,因後壁嶺頂虎形鼻中鄉賢祖墳,被鐘家琢碑占祭,教零丁孤苦無奈賫出朱文公先生古譜,奔向小岵、榜頭,求叔侄出力相助,方知彥賢乃瑊公之次子也,在朱文公所志系彥賢而我古譜系彥通,又志有三子系彥士,則是以聖賢士為昆仲之名,朱文公之志譜較為得實也。

同安蓮花 清.乾隆 6年(1741),始建田洋陳氏祖祠,坐未向醜兼丁癸,建築面積 223平方米。

金門斗門 清.乾隆 7年(1742),二十七世陳桂洲字文馥號修堂,壬戌科進士,禮部會試,欽點翰林,任侍進學士,會元(會魁),順天府丞,兩廣學政。著:《希綠窩制藝》、《四書慮得篇》、《評史》等。

安溪同美 清.乾隆19年(1754),二十七世陳宗達字覺文號凝湖,甲戌科進士。歷任延平、建甯兩府教授。

安溪同美 清.乾隆20年(1755),陳宗達到石鼓校尉公墓中拜謁,尋祖會譜。

安溪同美 清.乾隆20年(1755),陳宗達始建同美舊衙進士第,三落兩護,共四十八間。

小岵南山 清.乾隆21年(1756),二十六世陳彪字保日號炳公,舉人。甌寧縣教諭。

安溪同美 清.乾隆26年(1761),二十七世陳元錫,辛巳科進士。選任儀征縣知縣,後升刑部主事。

小岵南山 清.乾隆30年(1765),二十六世陳為梁,舉人。授文林郎。

詩山林柄 清.乾隆35年(1770),二十七世陳敬升,舉人。崇安教諭。

詩山林柄 清.乾隆42年(1777),二十七世陳捷科,舉人。武略騎尉。

詩山杏塘 清.乾隆47年(1782),始建杏塘土樓。

詩山杏塘 清.乾隆59年(1794),二十七世陳簡書,武舉人。汀州中營把總。

永春港頭 清.乾隆59年(1794),二十九世陳宗碩,舉人。

詩山林柄 清.嘉慶 3年(1798),二十七世陳捷鰲,舉人。任龍溪縣訓導。道光五年(1825年)重新校尉公墳式的“董事後裔”之一。

詩山林柄 清.嘉慶 3年(1798),二十七世陳冠英,舉人。武略騎尉。

南安楓兜 1800年前後,楓兜族人自小岵和林村,旋移至楓兜開基。

詩山林柄 清.嘉慶 5年(1800),二十七世陳一震,舉人。

詩山林柄 清.嘉慶 6年(1801),二十八世陳佐邦,舉人。

永春港頭 清.嘉慶 9年(1804),二十七世陳松雲,舉人。

詩山林柄 清.嘉慶 9年(1804),二十九世陳萬周,舉人。

仙鄉林柄 清.嘉慶12年(1807),二十八世陳逢源號登淵,舉人。任閩清、漳平、上杭教儒。

同安雲埔 清.嘉慶21年(1816),二十六世陳文尚號文瑞。舉人。

南安詩山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始建杏塘四簪堂厝,又名三落。

桃城格腳 清.嘉慶未年間(1800--1820),二十七世陳盛壽,系可治公十二世孫,遷居桃城濟川村格腳。

仙鄉林柄 清.道光 5年(1825),二十八世陳榮登字爾翰號仲義,舉人。貴州龍泉縣正堂。

仙鄉林柄 清.道光 5年(1825),三十世陳朝宗,舉人。

安溪蓬萊 清.道光15年(1835),二十九世陳希實號祖淶,舉人。

安溪同美 清.道光17年(1837),二十九世陳光贊字自修號經綸,舉人。

詩山林柄 清.道光17年(1837),陳開中,舉人。

安溪倉美 清.道光22年(1842),始建倉美陳氏中侖祖祠,坐西朝東,建築面積約 380平方,占地約2000平方米。

仙鄉林柄 清.道光24年(1844),二十九世陳位樞字鈞甫,舉人。籍福鼎,授山西省五寨縣正堂。

小岵崇德 清.道光27年(1847),三十世陳祥齡,舉人。

廣西柳州 清.道光29年(1849),三十世陳超宗號鳳梧,武舉人。臺北鎮總兵,封建威將軍

詩山林柄 清.鹹豐 2年(1852),二十八世陳化邦字爾江,舉人。授文林郎。

永春岵山 清.鹹豐 9年(1859),三十世陳邦詹字雲翠號魯新,舉人。授文林郎。

詩山林柄 清.鹹豐11年(1861),二十八世陳章昂字尊佑號雲亭,舉人。

同安雲埔 清.同治 6年(1867),二十八世陳丕博,舉人。

蓬壼陳阪 清.同治11年(1872),永春知州向燾重建懷古堂並添設書院。懷古堂初為宋陳知柔別業,後祀朱熹和陳知柔遺像。

詩山林柄 清.光緖 2年(1876),三十世陳滌光字雲滌,舉人。

安溪南斗 清.光緖 2年(1876),三十四世陳起鳳字紹褐號岐山,武舉。授武晤騎尉。

同安雲浦 清.光緖 9年(1883),二十九世陳啟浦,舉人。

安溪百尺 清.光緖14年(1888),始建安溪百尺陳氏湖坵祖祠。石木結構,坐巽己兼乾亥,懸山屋頂,變拱翹脊,二進大厝式,占地面積 600平方米。

詩山林柄 清.光緖20年(1894),二十九世陳慶瀾字後闊號發波,舉人。授文林郎。

安溪南斗 清.光緖23年(1897),陳文輝,舉人。

小岵崇德 清.光緒30年(1904),三十一世陳礽獻,舉人。

永春岵山 清.光緒30年(1904),三十一世陳文開字礽雙號肇光,舉人。授武略騎尉,閩浙都督。

詩山杏塘 清.光緒33年(1907),二十七世陳簡書,武舉人。汀州中營把總。

 

資料收集及抄錄可能有錯漏,敬希宗親們指正補充。也敬請宗親們能提供新訊息,萬分感謝。

陳茂圳致意 微信:852 9802 6641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紀事《一》

《一》956-1910年 《二》1911-2010年 《三2011-2016年 《四2017-2018年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