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教育世家之郭肇啟老師一家

記者:梁白瑜  來源: 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0日

紀念第29個教師節.永春教育世家(節選)

2013-09-09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更種花

人們常說,教師是園丁,教師是蠟燭,或許教師更是手持微光幫助孩童尋找智慧以傳承浩浩文明的無言者;人們常說,教育事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其實,教育事業是太陽底下最默默無聞的事業。

教育事業從來就不屬於某個人,它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是需要很多很多甘於被遺忘、耐得住寂寞的人接力前行的事業;一個家庭有一個人當老師,或許是偶然;一個家庭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當老師,就是偶然+偶然+偶然+……後來啊,這三代人從事教育服務工作年限累計 100年以上的家庭被稱為“教育世家”。

據統計,截至2013年,我縣洪景潤、林清和等 2家獲評省“優秀教育世家”,林正聲等56家獲評市“教育世家”。

感謝縣教育局提供資料。文中數據為各家獲評之時的數據。

 

郭家:半路改行帶出一家教師

郭家(郭一寧/供圖)

郭肇啟一家,2012年市教育世家。

半路出家的一代名師。1950年,正在省外貿局當班的郭肇啟接到永春老家急電:二弟病重住院,趕緊回家。二話不說,郭肇啟返鄉。“那趟回鄉,我父親到永春一中探望老朋友蔡聲奮。當時,蔡老師是一中教務主任。”郭肇啟的長子郭一甯說,蔡老就與郭肇啟談起永春飽受戰亂摧殘,剛剛解放,真是百業待興。教育也是如此,就算是永春一中也同樣師資奇缺,“他一邊講著一中的困難,一邊挽留我父親留下來。”

畢業于暨南大學對外貿易專業的郭肇啟毅然辭掉在省外貿局的工作,擔任永春一中高中英語老師。“多閱讀英語雜誌,在閱讀中學英語,有利於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郭肇啟不是教師科班出身,卻能很好地遵照教學規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潛心研究、科學教學,郭肇啟的課堂深受學生喜歡,學生成績突出,核武器專家林俊德、原人民日報福建記者站站長潘帝都、原廈門市副市長劉成業等都曾是郭老的學生。“後來,學校派我父親到福州進修俄語半年,學成回一中擔任俄語教學工作。”郭一寧說。

1957年,風起雲湧的各式運動衝擊著家庭成分為“華僑工商業”的郭家。批鬥、遊街、勞改,一樣都沒少受。咬牙堅持、堅持、再堅持,郭肇啟憑著一份對教育的執著,硬是給挺過了二十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終於得以平反。”後來,郭肇啟先後在吾東、僑中、化龍、茶果場還有仙夾等中學任教,1984年退休。

“一輩子平平淡淡,但也問心無愧。”歷經風風雨雨,已屆鮐背之年的郭肇啟這樣評價自己;書法家顏望樵曾贈詩:“榕城路遠別仙鄉,忍見烽煙赴建陽。學海因勤珠貝聚,園丁盡職李桃芳。盡觀世態涼與熱,笑對鯤鵬壽爾康。趁興登樓舒望眼,秋光燦燦勝春光。”

子孫多有承父志。“全家有 8個老師,累計教齡 218年。”已有40多年教齡的郭一甯說父親是家裏人共同的榜樣,當老師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選擇。正是熱愛教育事業,郭一寧多次放棄了出國的機會。

除了長子承父業外,長女郭雅甯、外孫女陳紫莉也先後選擇教師行業。“紫莉書讀得特別好,考上香港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時,有很多選擇,她都謝絕了,毅然選擇當一名中學教師。”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教育為理想的郭家,找來的兒媳、女婿也多為教師,大兒媳陳亞滿、大女婿鄭達夫、三兒媳葉寶玉都是老師。

“逢年過節的,家裏總是特別熱鬧。一位元位元老師的一位元位元學生都會來問好。”或許當教師的日子很平淡,或許站講臺的生活很孤單,可是不經意間,一句“老師”或近或遠地飄來,又怎能不讓人心曠神怡?

 

  

  

  

歷屆校友 »»»

   

   

 

Copyright©2013-2025 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夾中學校友網

管理員:陳茂圳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