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古事《三》

作者: 來源:永春新聞網-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9日

永春古事         》《》《》《

五里街:“華岩”的由來

過去,五里街民生路叫做華岩路,現在的實驗小學,也曾經叫做華岩小學。說到“華岩”這個地名的由來,要追溯到南宋時期。它源于佛經《華岩經》。像這種直接用佛經名為地名,在全國當為數不多。

據宋朝嘉定乙亥年(1215)臘月修的莆田《鞏溪雷山黃氏譜》記述,莆陽第十四世黃冀公“篤學《華岩經》”,其嫡孫“黃應輝遷入永春官田市”做生意,是黃姓進入永春定居的先驅。當時,官田市是永春最早的商貿集市。話說黃氏十分能做生意,在官田市的生意越來越火紅,店鋪也愈來愈多,雇了許多夥計,在當時的商路(也稱大路或官路)所開張的店鋪連成一片,黃家曾經被叫做“大路黃”和“黃半街”,可知黃氏當年的繁榮程度。

嫡孫移居永春官田市後,黃冀經常來傳播佛教,發揚佛學精神,組織民眾念頌《華岩經》,並發動念經的生意人在官田市中段(現永一中校園內)建觀音亭一座,讓信眾供奉。由於官田市日益繁榮,向西延伸發展,又在後格通往埔頭後山洋和高壟的萬春寨山麓建一座觀音宮(後來洪水沖毀,流至現在的華岩室處)。當時該地域的民眾都信仰觀音菩薩和念誦《華岩經》,因而,就把從現一中內的觀音亭到後格觀音宮一帶的區域叫做“華岩”,地名即由此而來。

 

蓬壺:黃公祖師

南幢庵供奉黃公祖師。黃公名黃應星,是南幢郭姓賢甥,宋代禪僧,佛心堅強,佛慧非凡,有口皆碑。幼年隨父遷居安溪桃舟商會山,青年移居永春七都黃墘阪。兩位兄長應靈、應顯亦成佛。

應星(1193-1208)居三,十八歲化佛。關於黃公祖師,故事甚多,比如“正沙迷賊、義土因功得福”、“驅蟲除害,五穀豐登”、“甘霖應禱”、“普濟大幹”、“捉卦烹邪、賜泰賜康”、“驅疫掃瘟、普濟眾生”、“神功服眾、襄興公益”、“點穴納吉、多出英才”、“義薄雲天”等。

其中一則說的是明朝時英宗皇帝敕封黃公為:“忠勇護國將軍”、“慧澤大師”的故事。相傳永春始安裏(今石鼓一帶)有個太學士顏隆,正統十一年(1346年)冬,任河南按察司僉事。當時,北方瓦剌部落首領也先舉兵不斷侵犯山西,民不聊生。十四年,英宗皇帝御駕親征,不料出師不利敗戰被困。顏隆出征救駕,黃公化作白衣士給他托夢:“某日午時東邊青雲三支如竹,西邊黃雲一朵如壁,此時是你的好戰機。”顏隆問他是何方高人?答曰:“貧僧慧澤,本姓黃,乃永春升平裏人氏。”顏隆醒來,清楚記得夢境,立即命令部下觀看天象。第三天,部下來報:“東西方向升起如意雲!”顏隆立即率兵突擊,圍攻敵營,白衣士也帶領一支白衣隊伍前來助戰,兩支軍聯合奮戰,敵軍傷亡慘重、敗北而去,從此不敢來侵。顏隆凱旋,得英宗皇帝封賞。顏隆奏曰:“戰前有白衣士托夢指示戰機,自稱慧澤,本姓黃氏,戰時白衣士帶領一隊白衣軍士助戰衝鋒在前。戰勝之後不見此人。”英宗皇帝下旨准奏。

顏隆回家探親時,鄉親向顏隆介紹:慧澤是黃公祖師法號,住集仙岩和幢山庵,因身材高大是坐殿佛,未能進京。於是,英宗皇帝敕封黃公為:“忠勇護國將軍”、“慧澤大師”;顏隆也贈匾答恩:“義薄雲天”。

 

達埔:鎮格巨石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天春光明媚、百花盛開,有個癟著胸,挺著肚光著大腳的大仙挑著兩塊巨石從西方走來,向著達山村禦史格(如今叫東方格)而去。傳說,很早以前,村裏有人在朝做禦史,所以叫禦史格。

禦史格,曾經有名金雞格、龍虎將軍格,如今又為東方格。關於這些名字還流傳著美妙的傳說。金雞格之名源於村頭十多米高的巨石上曾有一隻金公雞。每日東方初霞一絲白光,金公雞就登上大石頂,一陣一陣地鳴唱起來,村裏的公雞們也相繼地跟著啼鳴。可惜,有一天,一個貪心的人將金公雞抓走了,大石上僅留下金公雞走過的“金雞路”了。龍虎將軍格之稱則與大將軍楊文廣有關。傳說,那時妖怪肆虐,楊大將軍率軍來剿。一天,楊文廣手下一位神勇的龍虎將軍單槍匹馬來到這裏,不知何故,龍虎將軍從馬背上翻了下來,再也起不來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將軍,在鎮格巨石頂蓋了簡陋的神壇,在巨石上記下“龍虎將軍”。如今,供奉的龍虎將軍神被稱為“石頭公”。而“東方格”之名是幾十年前破舊立新時,認為禦史格帶有封建色彩,因此就換成“東方格”這樣頗有革命性的名字了。

回頭說那位大仙進入村子後,左顧右盼,被村莊秀麗的小山、蔥蔥的松竹、清澈見底的小溪的美麗景色給迷住了,心裏興奮無比。沒走到村頭,索性把擔子放下,將一塊大石擱在村頭平地上,另一塊就放在村中偏南方向的山腳下,盡情地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

看著看著,大仙覺得這裏真是人們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心情舒暢,就決定把巨石永久留下,讓它成為鎮村石,保佑村民永得安寧。於是就抬起大腳把擱放在大格上的大石踩上兩下,讓它穩穩地豎在平地上,這塊大石至今還留下大仙的大腳印呢,而放在離村頭五六百米南山腳下的那塊大巨石後來被山上的土慢慢地掩蓋上了,只能看到很大很大的一個側面了。

傳說中那位踏穩大石的大仙早已飄然而去,如今走進村子,人們還能看到它放在村頭的巨石。

 

吾峰:天馬岩的傳說

天馬岩位於天馬山北側,東至原始森林保護區,西至通山遼機耕路,南至樹林,北至茶栲格,瓦木古體建築。屋樑下設有道家八卦圖案,尤為顯特。殿前石雕龍柱,岩宇“白雲抱幽石,飛泉掛碧峰”;“雲霞生異彩,山水有清香”等楹聯令人遐思神往。門庭前設有半月放生池,右有如願金亭,五十多年樹齡園柏古樹,岩雄偉壯觀,古刹氣派,山清水秀,古木參天,綠竹成蔭,群山環抱,禽鳥爭集,時送佳音,不愧佛家聖地,來到此地,蓬萊仙境不過是也。

天馬岩始建於明代,百丈岩三顯真仙深感此地可居,顯聖托夢于侯龍陳氏文世祖東庭、碩峰二公托夢蒙神助,于成化11--16年(1475一1480)建創“馬氏仙宮”(俗稱仙庵)。後經明季而迄清初,海氛煽起佛堂難免破損,是於清乾隆十九年間侯龍陳氏十馬祖程千(癢生)湖重二公重新修建馬氏仙宮,規模加以擴大,更名為“天馬岩”,香火旺盛空前。

由於年歲積久,岩寺破損,清光緒甲申年冬(1884)吾峰侯龍陳氏十六世祖迪光、舉人超元(時為廣東輔用縣正堂)二公虔誠首倡,召集四保,重建天馬岩,雕樑畫棟,氣象一新,固本勝昔,雄偉壯觀。直至文革,由於天運形勢所趨,大破四舊,佛殿、佛像被毀,天馬岩成為吾西村柑茶山耕隊址。及至撥亂反正後,政策開放,信教自由,侯龍陳氏十九世祖溪水公牽頭,召集四保賢達之士修葺破損,重建佛殿,再造佛像,各依舊制,香煙得以再續,並設天馬岩四保管理組機構,派住護岩人員。如今,佛殿雕花安金、油漆,香火日益興盛,香客日漸居多,天馬岩地聖佛靈,位置宜人,仿似桃花源在此,風景優美,正是遊人仰慕之處,前途無量。

 

岵山:“小姑”的傳說

“小姑”原指居住在高山的陳姓族人。

“小姑派”開基祖陳邕,官太子太傅,因與權相李林甫不合被謫入閩。在漳州雲南驛路廂山居焉,斯時因築室備種鼓樓台,宏其苑囿州府參謗私建宮殿,誣為道謀之罪,朝庭欽差大臣查處。時邕在外為官,有女金花,謂父曰:“今日之事已無奈何,獨有得脫之路,唐人奉佛之舉在也,可將家宅變為寺宇,物業盡行施捨,庶可弭謗而免禍焉。”父思曰:“守去家舟吾穀,無赤吾族,可即上聞。”金花奉佛,號玄妙。得救陳邕帶全家三百余口徏居海澄三都後水頭,仍任太子太傅職。

為紀念金花捨身為尼救全家之恩,陳邕第十一世孫陳弘義(官中軍校尉)祀金花,分族永春小姑。他人即呼小姑派。自陳校尉15世孫陳優道因得好風水,陳姓大興,“有自小姑萬二丁”,岵山平原大都為陳姓族人居住。

“小姑”原指陳姓族人,久而久之指代岵山地名,後來“小姑”變為岵山地名的別稱。

 

桂洋:習慣成自然,秀才何難

“無他,唯手熟爾。”這句名言來自初中課文《賣油翁》,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桂洋也有一句異曲同工話:習慣成自然,秀才何難。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秀才,他閑來無事,經常在桂洋小街閒逛,為了顯示他的才學,總是滿嘴“之乎者也”,自以為能出口成章,很了不起,高人一等,就沾沾自喜,有點看不起人。

有一天,桂洋的一個樵夫剛從山上砍柴下來,腰背系著一個“柴刀落”,挑著一大擔柴火,來小街叫賣,恰逢秀才當街跟人“之乎者也”著。樵夫的去路被擋住,就喊道:“官人,請讓一讓。”秀才一聽有人稱自己為官人,頓時心頭一熱,好生痛快,但忽轉而傲慢起來,回身面對樵夫曰:“何人,大呼小叫,不可禮遇也。”樵夫大汗淋漓,辛苦得上氣不接下氣,眼看秀才沒有讓路的意思,索性放下柴擔,曰:“之乎你個條,要是沒飯吃,看你能否者也、者也乎。”秀才答:“愚哉,愚哉,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也。”樵夫接曰:“是我家窮,未能求學,若不然,決不差你矣。”

話音剛落,只見樵夫取出柴刀,拋向天空,背稍一低,只聽“哐當”一聲,柴刀正好落下插入腰背的柴刀落中。眾人叫好。樵夫只是一笑曰:“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秀才何難。”說完,挑起柴擔走了。留下秀才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

 

石鼓: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

石鼓有座聞名遐邇的古刹魁星岩,是全國僅有的兩座主供魁星的廟宇之一。關於魁星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咱這裏的是這樣講的:

魁星原名不可考,但他肯定是個讀書人。話說這個讀書人聰慧過人、才高八斗、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只可惜長相奇醜無比,所以屢屢面試屢屢落第。您道他長得如何呢?據說本來就醜陋,又長了滿臉麻子,一隻腳還瘸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可是他文章寫得太好,終於被鄉試、會試步步錄取,一次次高中榜首。

到了殿試時,皇帝親自面試他的文采,一看他的容貌和畫著圈上殿的走路姿勢,心中不悅,皇帝問:“你那臉是怎麼搞的?”他回答:“回聖上,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覺得這人怪有趣的,又問:“那麼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聖上,這是‘一腳跳龍門,獨佔鰲頭’。”皇帝很高興他的機敏,又問:“那朕問你一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你說,如今,天下誰的文章寫得最好?”他想了想說:“天下文章屬吾縣,吾縣文章屬吾鄉,吾鄉文章屬舍弟,舍弟請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閱讀完他的文章後,更是拍案叫絕:“不愧天下第一!”於是欽點他為狀元。

這個醜文人的才學、智慧和發奮,使他後來升天成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顆,主管功名祿位。“魁”字拆開來,一半是“鬼”,應魁星的面目醜陋,一半是“鬥”,應魁星才高八斗、也應北斗 星座。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