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古事《四》

作者: 來源:永春新聞網-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9日

永春古事         》《》《》《

外山:望海寺

望海寺,現名“雲峰古刹”,位於天竹山東南坡,海拔894米,建於宋朝。

該寺坐西朝東,面向東海。歷史上香火旺盛,僧眾最多時達99人。天氣晴好時,東邊之海、仙游縣城全境盡收眼底。此寺供奉大小佛像幾十尊,香火曾興旺一時,後因歷史更迭,年久失修,于明朝萬曆年仲冬遷入雲峰村內,更名為“雲峰古刹”。現僅存湟公、南海觀世音、正一天師、武安尊王等大小近三十尊佛像。現存的文物有立于明萬曆牌匾一塊(上書“雲峰古刹”),還有用於洗衣物的水槽、養馬的石槽還有附近的六個仙童腳印。

關於這六個腳印有個可愛的傳說。往昔,望海寺在香火鼎盛時期,周邊鄉村香客朝聖絡繹不絕。每日清晨,天才朦朦亮,朝聖點燃的香燭,從很遠的地方,就可見霧靄中猶如繁星點點。民間相傳,昔日,寺護院人在淩晨巡邏時,經常看到有個孩童在寺院對面的石坡上淩空戲耍,時而在霧氣中飛翔,時而在石壁上賓士,甚為驚奇,護院僧人想上前看個究竟,不料被孩童發現,只見那孩童驚惶失措,飄飛而去。後來,人們發現山坡石壁上留下了六個腳印。

 

仙夾:春生堂藥酒

說起春生堂,可能已經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與白鶴拳淵源甚深。清代,閩南有句俗語叫“拳頭燒酒曲”,拳頭為白鶴拳,燒酒即為春生堂酒,曲指南音。

話說,清道光年間,鴉片大量湧入中國,不少人都沾染成癮。當時隸屬泉州府的永春州,盛行練白鶴拳,但凡有白鶴拳館的地方,鴉片館必受掃蕩,毒販絕跡。然而,地方官府卻謊稱永春人聚眾造反,請求朝廷派兵鎮壓。為了探明虛實,朝廷密派大內一等侍衛潛入永春暗中察訪。

當時,仙夾鎮龍湖村有一位白鶴拳傳人叫郭信春,開了一家中草藥堂——回春堂,專給人移輪接骨、推風治傷,賣青草藥,兼收徒弟傳授白鶴拳。

一日,郭信春師徒在桃溪邊練白鶴拳,發現有個“鳳陽公”(舊時安徽鳳陽逃荒的災民被稱作“鳳陽公”或“鳳陽婆”)病倒在草叢裏,連忙將他救回家中。經問診,原來鳳陽公因誤飲了桃溪冷水,才引發的腹內絞痛。郭信春見他脈象奇異,身體虛弱,便把他留在回春堂調養。鳳陽公千恩萬謝,感激不盡。他請郭信春師徒喝他自製的藥酒。大家喝過之後都覺得那藥酒濃郁醇香,入口不辣不火,而且通身筋骨舒展,血脈暢通,忍不住大贊“好酒!”鳳陽公告訴他們,這是他家祖傳秘方所制的補酒,為了感謝郭信春的救命之恩,此酒就取名“春生堂”,並將其藥方和製作技藝獻給回春堂。

春生堂酒一經問世,很快便遠近聞名。那些練武之人喝了身強體壯,那些想戒大煙的“鴉片仙”長期服用後竟然不再犯煙癮了,精神也逐漸好轉起來。

春生堂酒一時風行各地,驚動了官府。有人把此酒上報朝廷,內務府禦膳房總管太監把春生堂酒與宮廷的各種藥酒補酒做了對比鑒定,發現此酒竟是宮廷的秘方!原來,傳授秘方的人就是朝廷派往永春暗中調查的大內一等侍衛。

當初,那人奉詔到永春,看到此處尚武成風,人人練習白鶴拳抵制鴉片,感到非常痛快,覺得白鶴拳的傳人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便心生好感,同時也對白鶴拳發生興趣,想偷學此門功夫。只因口渴,誤飲了桃溪冷水,腹痛難忍,引起舊傷復發,所幸得遇郭信春師徒,被救回回春堂。他見郭是一個行俠仗義之人,遂有意將其祖傳秘方傳給他。此事被發現後,那侍衛便不知去向。

 

星麻糍變白銀

相傳,清朝年間,坑仔口鎮杏村有個年輕人叫楊振袁,雖然家裏很窮,但他對年邁的雙親卻最為孝順。有吃的,先拿給老人吃;有活幹,總不舍老人動手。

有一天,正當振袁在喂母親吃飯的時候,剛好被一個雲遊的神仙看到,神仙被他的孝心感動,化作一個路過的老人向他討碗飯吃。小楊趕緊去廚房取出鄰居剛送來的兩個麻糍,塞給神仙。神仙一手拿著麻糍,一手對振袁揮了揮說:“謝謝你啦,年輕人!”說完就轉身要走。小楊發現眼前這位老人身體很差,而且不遠處的“出門腳”(地名)路不好走,於是他就扶著老人走到“出門腳”。神仙對他說:“你今天給了我兩個麻糍,你以後每天辰時就帶兩個麻糍來,放在這個小洞裏,它們會變成白銀。只是,一定不要誤了時辰。”說完就不見了。

第二天開始,楊振袁就天天按約定時間往約定處跑,每天也真的帶回兩個白銀。小楊自是十分開心,可是卻也變得好吃懶做,更不像以前那樣悉心去照顧雙親了。神仙看到他變了一個人,終於不再給楊振袁白銀了。

一天又一天,楊振袁苦苦等待,卻怎麼都沒能再獲得白銀。看到小楊愁眉苦臉,年邁的雙親只能看在眼裏疼在心中。這時,神仙又化作一個老人來到楊家,小楊趕緊追問。“白銀本虛無,孝親最可貴。”老人家點化。

楊振袁發現自己做錯,隨即斷了“麻糍變白銀”的奢望,對雙親更加孝順,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了。

 

方家有孝子

清乾隆年間,錦鬥鄉尤地(今方厝)有一人,姓方名承藹,字鴻吉,年少時失父,家境十分窘迫貧寒。其母王氏吃齋茹素,信奉烏髻觀音,心地慈善。她寧願守寡,也要照看好方家的這一點血脈;她甘願受苦受累,靠為人做針黹維持生計,也要撫養小孩長大成人。方承藹從小就很乖巧,深明孝義。十六歲時,他開始學習做小生意。每有了些微收入,總是先孝敬老母,決不使老母缺衣少食。三十歲時成了家,媳婦也是知書識禮,恪盡婦道侍奉婆婆,闔家和和睦睦。

這時,不少永春人把生意做到了臺灣,方承藹亦想跟人家往外謀求發展,就稟告母親說:“而今咱厝生理(即生意)不大好做,兒意愛去臺灣謀生,只不過是母親年已古稀,兒總放心不下。”王氏就對兒子說:“兒有心去臺灣幹一番事業,這是正事,你母現時筋骨尚硬朗,會走會動,日常起居又有媳婦照料,兒盡可放心!”又諄諄告訴兒子說:“兒孤身出門在外,更要好生照顧自己!”

由於從小飽嘗生活的艱辛,因此,在臺灣的方承藹非常辛勤打拼,終於生意越來越紅火,錢銀也越賺越多,積累了不少的資產。那時,通訊極其不便,因此母子倆多年音訊不通,方承藹白天忙於商務,夜裏總是思念著家鄉與親人,特別是牽掛年邁的母親。一晃過了五年,某天夜裏,方承藹茫茫渺渺進入夢中,仿佛聽到烏髻觀音對他說:“老母病危懸子心,還須及早返家門。世上錢銀慢慢趁,莫可拖延恨終身。”

方承藹猛然驚醒,心裏想:“我不辭辛勞千里跋涉來此臺灣,不就是為了多賺些銀兩去孝敬老母嘛!萬一母親有所閃失,即使錢銀成山、位列‘三公’,又有啥路用呢?!”於是就把店中的生意交代一個得力夥計,匆匆打起行裝回歸永春錦鬥。此時,老母已是病入膏肓,方承藹就於病床前捧湯端藥、盡心服侍,共敘天倫、極盡孝道,僅僅一月有餘,老母還是與世長辭了。方承藹感悟錢銀無非是身外之物,唯有親情、鄉情才最寶貴。於是,就把在臺灣賺回來的錢,建了一座大厝給子孫遮風避雨,又把剩餘錢款全部奉獻給家鄉的公益事業,特別是建造尤地“水尾潭”的風水橋及石壩,風水幾乎惠及了所有的方厝父老鄉親。

 

桃城:探花周自超

周自超,號嵐溪,又號偉齋,字子蘭,永春前溪鄉(今桃溪社區)人,生於1760年。自幼聰穎,博學多才,能詩文,工書法,楷書道勁,有綿裏藏針之妙,尤擅章草,嬌若游龍,疾如驚蛇,俊逸有殊致。童試列前茅,且以勇力過人,並與武場、鄉會試皆列高等。乾隆癸醜年(1793年),中武進士一甲第三名,欽點探花及第。授侍衛,隨駕熱河,抓獲刺客,以功賜獨眼花翎,賞穿黃馬褂,浩封武功將軍,殊遇也。

嘉慶初,海盜蔡牽等擾沿海,朝命孫全謀等會師廈門討之,公奉令率水師營,與士卒同甘苦,所部無不用命。超尤善射領兵屢破賊,以功調鎮金門。壬戌(1802年) 8月與蔡牽戰于高濤,殺賊將等三十餘人,乘勝以漁舟追至銅山口,攻佔賊軍營地。升海門總兵,兼轄平海。時海盜猖獗,超機警先發制人,領輕銳乘雨夜突擊而撫其民,不忍多所株連,民德之,立祠以報。曾在黃鎮獲黃亞武等百餘人,擒陳明練於莽川,複追剿蔡牽于龍門鎮,擒賊黨三十多人,捷聞遷崖州參將兼香山水陸協統,保擢虎門總兵。

其次戰役,新會黃象新炮臺失守,當軸坐超疏防,削職留任,乃率所部會許、錢、孫諸將領各部屬,會剿蔡牽於桅夾門,公追蹤深入,為賊伏舟包圍,各路失應,眾大潰,超奮擊負重傷,事急,猶裹創率部突圍,發大炮沉賊船多艘,引弓射賊酋,三人應弦落海,賊勢稍懈,諸將因此得突圍出,事聞,復原職。

超與賊角數十年,前後屢建功,然常坐累,自感數奇,乃告病乞歸,小居於虎溪山坳,齋舍數椽,題其額曰“環穀草堂”,日以賦詩,彈琴自娛。既而朝廷考績,以公宿著賢勞,欽命重征,超托以體力衰退,不堪驅馳遜謝。從此足跡罕至城市,幅黎杖,自甘淡泊,蕭然如寒土,宴如也。課子孫讀書作字,並藝田圃,而戒涉宦途,絕口不談戰曆,其子孫均能遵依遺教,或業儒授徒,或事耕耘,或事懋遷,束身自好也。

公卒於1837年,享壽七十有八,著有環穀草堂詩集行世。

 

東關:柴橋頭之由來

外碧村陳阪自然村靠山澗(坑溝)角落名“柴橋頭”,此名因坑溝上鋪設的木頭橋而得來的,現為一座石拱橋。此石拱橋的建造與一段神奇的傳說有關。

相傳古時候有一財主騎馬到外碧收田租,經過柴橋頭時,平地忽然跳出一匹白馬與財主的坐騎爭鬥,後又消失在離橋頭不遠的地方。回家後,財主對夫人說起此奇事。夫人思考了一會後,要求財主下次帶她同行,並且帶上她穿過的一條裙子。當他們來到柴橋頭時,那匹白馬又跳了出來。夫人暗中拋出裙子,罩住白馬。白馬吃了一驚,跑回原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僅有夫人的裙子留在地上。夫人要財主借來鋤頭挖下去,竟挖出一大鼎白銀來。財主發現後,出資拆掉搖搖晃晃的木橋,建起一座堅固的石拱橋。只是“柴橋頭”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林侯與塗豪邁

天湖山脈方圓數百里,上百座山峰蜿蜒起伏。到處梯田錯落,茂林修竹,鶯啼聲聲,水流潺潺。鯉魚寨與鶴形尖山峰隔溪對峙。鯉魚寨名副其實,整座小山形同鯉魚沖天,山寨就建在山頂的魚嘴上。建造鯉魚寨的是傳奇名人蓬壺人林興珠,更多人稱他為林侯。

傳說建好鯉魚寨後,那時還被稱作林興珠的他就在這一帶打劫南來北往的行旅客商,連本地一些稍有家產的紳士也不放過,過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綠林生活。有一次,林興珠二十多天沒有“開市”,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打起鄰近濟陽村塗豪邁的主意。

塗豪邁是個書生,精研易經,堪輿、占卜、星相、醫術等無所不能,但他並沒有以此謀生,而是設館教授生徒學業,靠每年一點束修金維持生計。按說這種人不該惹起劫徒的興趣,可是他不知從何打聽到塗豪邁除生活費用外,每年都積攢下一些零星銀兩,其子塗光節雖務農為生,卻省吃儉用,父子兩人打算年底就要蓋新房了。於是,林興珠就決定下把手。

古語有“盜亦有道”,而林興珠正是如此智勇雙全的人。濟陽村塗姓人丁興旺,已有近千之眾,因此不可明搶,林興珠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趁著塗豪邁獨自外出時,把他捉上鯉魚寨。

捉到塗豪邁後,就將他吊上正廳屋樑並一頓毒打,逼他說出銀兩藏匿之處,同時四處放話,叫塗光節拿錢財前來贖放父親。塗豪邁雖說是一介書生,可骨頭可硬得很,任憑其百般拷問,一字不吐。無奈的林興珠又生一計,他將塗豪邁關進一孔土洞裏,放進一些稻草和松葉,灑下一些辣椒粉,點燃後熏得塗豪邁涕淚泗流。塗豪邁在洞中咳嗽連聲。但是,老書生並不屈服,他忙用自己的小便淋濕衣襟,捂在鼻孔上,不僅過了一天一夜還安然無恙,甚至將計就計大聲說他生平最喜歡吃辣椒,最怕沾著醋吃生薑哩!

眼見煙熏無效,林興珠就拿來老書生最怕的生薑和醋。此時,塗豪邁已餓得兩眼發花,看到薑與醋,高興得很,他在土洞中挖蚯蚓、捉螞蟻,就著生薑沾醋充饑。就這樣過了三天,塗豪邁不僅沒餓著,還紅光滿臉,精神抖擻。林興珠驚歎之餘,不免心生幾分敬意。

而此時的塗光節,在父親被捉後,焦急萬分,卻又無計可施。恰好,聽說林興珠的母親要從蓬壺到鯉魚寨探望兒子,就帶人在新阪壩口埋伏,將其捉獲。塗光節為人厚道,加上平時父親口傳身教,一貫以忠孝仁恕處世,因此對老母總是以禮相待。林老太太甚是開心,讓人傳話給林興珠,讓他放回塗豪邁。

而幾日裏,隨著瞭解塗豪邁知天文、識地理、善占卦,還能預知吉凶禍福時,林興珠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見多識廣的塗豪邁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並不反感,還偶爾教給他為人處世、觀察星相、識別地形、帶兵點將、行軍佈陣之道。林興珠獲益匪淺,連續幾次出寨打劫,收穫頗豐,於是就對塗豪邁禮讓有加,想聘請他當軍師,但塗豪邁婉言謝絕了。

一個月後的一天,雙方都用轎子把兩位老人釋放,各自回到住處。林興珠與塗豪邁還不時有書信往來,逢年過節,雙方還互贈一些禮品。

不久,林興珠便結束打家劫舍的生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他應用塗豪邁教給的軍事常識,加上他自己的聰明才智,打了好多勝仗,被康熙皇帝封了侯。從此,永春人都叫他林侯。傳說林侯曾從京城托人帶來禮物和信件,禮聘塗豪邁到京都侯府裏做官,塗豪邁一如既往婉言謝絕,甘願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

 

座。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