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長樂陳氏鄉情 《一》

作者:  來源: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長樂陳氏鄉情 《一》

》《》《》《》《》《》《》《》《》《》《十一》《十二》《十三

目錄                             

…………………………………………………………………………  1

…………………………………………………………………………  4

凡例……………………………………………………………………… 16

第一輯吳航篇

 1. 1 吳航簡介………………………………………………………  1

 1. 2 山水名勝………………………………………………………  6 《

 1. 3 陳氏派宗支系………………………………………………… 19

 1. 4 陳氏名錄(一)……………………………………………… 21 

 1. 5 陳氏名錄(二)……………………………………………… 42

第二輯航城篇

 2. 1 航城鎮………………………………………………………… 60

 2. 2 里仁…………………………………………………………… 62

 2. 3 籌岐…………………………………………………………… 63

 2. 4 馬宅頂………………………………………………………… 64

 2. 5 洋嶼…………………………………………………………… 64

 2. 6 琴江…………………………………………………………… 67 

 2. 7 后安…………………………………………………………… 69

 2. 8 五竹芹山……………………………………………………… 70

 2. 9 石門裎………………………………………………………… 71

 2.10 石龍…………………………………………………………… 71

 2.11 嶺頭…………………………………………………………… 72

 2.12 高浮潭………………………………………………………… 73

 2.13 貴山…………………………………………………………… 73

 2.14 利洋…………………………………………………………… 73

 2.15 上湖…………………………………………………………… 74

 2.16 后山…………………………………………………………… 74

 2.17 霞洲…………………………………………………………… 74

第三輯營前篇

 3. 1 營前鎮………………………………………………………… 75

 3. 2 洞頭…………………………………………………………… 83

 3. 3 后岐…………………………………………………………… 84

 3. 4 黃石…………………………………………………………… 85

 3. 5 岐頭…………………………………………………………… 85

 3. 6 東嶼…………………………………………………………… 87

 3. 7 白石橋………………………………………………………… 88

第四輯首占篇
 4. 1 首占鎮………………………………………………………… 89
 4. 2 珠湖…………………………………………………………… 92
 4. 3 岱邊…………………………………………………………… 95

 4. 4 洋尾下…………………………………………………………101 

 4. 5 禮元……………………………………………………………104

 4. 6 佑林……………………………………………………………104

 4. 7 山腰……………………………………………………………104

第五輯玉田篇

 5. 1 玉田鎮…………………………………………………………105

 5. 2 坑田……………………………………………………………107

 5. 3 陳店……………………………………………………………108

 5. 4 大溪……………………………………………………………109

 5. 5 上埕……………………………………………………………110

 5. 6 琅岐……………………………………………………………110

 5. 7 宅園……………………………………………………………111

 5. 8 判院里…………………………………………………………111

 5. 9 東渡……………………………………………………………112

 5.10 上元……………………………………………………………115

 5.11 阡砷……………………………………………………………116

第六輯羅聯篇

 6. 1 羅聯鄉…………………………………………………………117

 6. 2 三山……………………………………………………………120

 6. 3 大坪……………………………………………………………120

 6. 4 馬台……………………………………………………………121

 6. 5 寶橋……………………………………………………………122

 6. 6 下蔡……………………………………………………………122

 6. 7 下張……………………………………………………………123

 6. 8 上張……………………………………………………………123

 6. 9 蕉嶺……………………………………………………………123

 6.10 洋中……………………………………………………………124

第七輯鶴上篇

 7. 1 鶴上鎮…………………………………………………………126

 7. 2 仙街.新覽.岐陽……………………………………………129 

 7. 3 雲路……………………………………………………………140

 7. 4 壟下……………………………………………………………142

 7. 5 峰陳……………………………………………………………142

 7. 6 下溝東…………………………………………………………144

 7. 7 沙京……………………………………………………………145

 7. 8 上陳……………………………………………………………147

 7. 9 打銀陳…………………………………………………………149

 7.10 石馬……………………………………………………………149

 7.11 葉厝……………………………………………………………150

 7.12 運司前…………………………………………………………150

 7.13 青橋……………………………………………………………150

 7.14 岱嶺……………………………………………………………156 《

 7.15 環山……………………………………………………………157

 7.16 東倉……………………………………………………………158

 7.17 湖山……………………………………………………………159

 7.18 塘邊裡…………………………………………………………161

 7.19 程陳……………………………………………………………162

第八輯古槐篇

 8. 1 古槐鎮…………………………………………………………163

 8. 2 高樓……………………………………………………………174

 8. 3 前塘……………………………………………………………177

 8. 4 井門……………………………………………………………177

 8. 5 下村……………………………………………………………180

 8. 6 娘宮裡…………………………………………………………181

 8. 7 陳朱……………………………………………………………182

 8. 8 仙山……………………………………………………………182

 8. 9 湖南……………………………………………………………183

 8.10 坊里下陳………………………………………………………184

 8.11 港尾……………………………………………………………185

 8.12 福利……………………………………………………………185

 8.13 大新路…………………………………………………………186 

 8.14 汶頭陳…………………………………………………………186

 8.15 上舍……………………………………………………………187

第九輯江田篇

 9. 1 江田鎮簡介……………………………………………………191

 9. 2 山水名勝………………………………………………………194

 9. 3 陳氏名人錄……………………………………………………197

 9. 4 長林……………………………………………………………212

 9. 5 下沙……………………………………………………………215

 9. 6 石門……………………………………………………………216 

 9. 7 南陽……………………………………………………………223

 9. 8 溪湄……………………………………………………………225

 9. 9 下丁……………………………………………………………228

 9.10 橋里……………………………………………………………228

 9.11 克明……………………………………………………………229

 9.12 溪山……………………………………………………………231

 9.13 官定……………………………………………………………233

 9.14 巴頭……………………………………………………………233

 9.15 洋頭尾…………………………………………………………233

 9.16 壩頭陳…………………………………………………………234

第十輯松下篇

10. 1 松下鎮…………………………………………………………235

10. 2 松下……………………………………………………………238

10. 3 寨下……………………………………………………………239

10. 4 珠山……………………………………………………………240

10. 5 牛山頂…………………………………………………………240

10. 6 前連陳朱………………………………………………………240

10. 7 長嶼……………………………………………………………241

第十一輯文武砂篇

11. 1 文武砂鎮………………………………………………………242

11. 2 東海……………………………………………………………244

第十二輯漳港篇                        

12. 1 漳港鎮…………………………………………………………246

12. 2 新街陳…………………………………………………………250

12. 3 路頂……………………………………………………………251

12. 4 洋邊……………………………………………………………251

12. 5 關湖邊…………………………………………………………254

12. 6 溝東……………………………………………………………254

12. 7 半嶺……………………………………………………………256

12. 8 新塘樓…………………………………………………………257

第十三輯湖南篇

13. 1 湖南鎮…………………………………………………………258

13. 2 鵬陳……………………………………………………………260

13. 3 墩陳涸…………………………………………………………261

13. 4 沙嶺……………………………………………………………261

13. 5 丹同……………………………………………………………263

13. 6 江田涸…………………………………………………………263

13. 7 鶴上涸…………………………………………………………263

13. 8 九陳涸…………………………………………………………264

13. 9 七小姓…………………………………………………………264

13.10 丕寬頂…………………………………………………………264

13.11 三角下…………………………………………………………264

13.12 乾流蚱…………………………………………………………265

13.13 過洋店…………………………………………………………265

第十四輯金峰篇

14. 1 金峰鎮…………………………………………………………266

14. 2 三星……………………………………………………………270

14. 3 後團……………………………………………………………272

14. 4 藍田……………………………………………………………274 十一

14. 5 陳店……………………………………………………………276

14. 6 陳墩……………………………………………………………278

14. 7 陳墩頭…………………………………………………………279

14. 8 塘下……………………………………………………………280

14. 9 上陳……………………………………………………………280

14.10 使漆裡…………………………………………………………281

14.1l 西疇……………………………………………………………282

14.12 文石陳…………………………………………………………282

14.13 宏泉裡…………………………………………………………282

14.14 表賢……………………………………………………………282

14.15 前廈……………………………………………………………283

14.16 池墘……………………………………………………………283

14.17 官路邊…………………………………………………………283

14.18 雙朱下…………………………………………………………284

14.19 歐陽……………………………………………………………284

14.20 南陳……………………………………………………………285

14.21 井兜……………………………………………………………285

14.22 沙塘……………………………………………………………285

14.23 宏源……………………………………………………………285

14.24 塔前……………………………………………………………286

14.25 東宅……………………………………………………………286

14.26 大洋陳朱………………………………………………………287

14.27 沙尾……………………………………………………………287

14.28 溝南……………………………………………………………287

第十五輯文嶺篇

15. 1 文嶺鎮…………………………………………………………288

15. 2 阜山……………………………………………………………290

15. 3 墩尾……………………………………………………………299 十二

15. 4 東莊……………………………………………………………299

15. 5 棋山……………………………………………………………300

15. 6 前陳……………………………………………………………301

15. 7 高塍……………………………………………………………301

15. 8 石井……………………………………………………………301

15. 9 港嘴……………………………………………………………302

15.10 石壁……………………………………………………………302

第十六輯梅花篇

16. 1 梅花鎮…………………………………………………………303

第十七輯潭頭篇

17. 1 潭頭鎮…………………………………………………………310

17. 2 嶺南……………………………………………………………313

17. 3 澤里……………………………………………………………319

17. 4 文石……………………………………………………………327 十三

17. 5 福星……………………………………………………………331

17. 6 潭頭……………………………………………………………332

17. 7 江塘……………………………………………………………333

17. 8 石馬……………………………………………………………333

17. 9 大宏……………………………………………………………334

17.10 汶上……………………………………………………………334

17.11 祠西陳…………………………………………………………334

17.12 水磨陳…………………………………………………………336

17.13 新塘……………………………………………………………336

17.14 寺下……………………………………………………………336

17.15 洋旁……………………………………………………………336

17.16 上園……………………………………………………………337

17.17 鮑陳……………………………………………………………337

第十八輯猴嶼篇

18. 1 猴嶼鄉…………………………………………………………338

18. 2 象嶼……………………………………………………………339

附表一:長樂市陳氏村人口數一覽表…………………………………342

附表二:長樂市陳姓狀元榜眼探花表…………………………………347

附表三:長樂市姚姓進士表……………………………………………348

附錄: 長樂市陳氏聯誼會會址建置獻資芳名錄……………………349

後記………………………………………………………………………365

《長樂陳氏鄉情》編纂機構及人員組成………………………………369

 

凡例

一、本書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力圖客觀真實地記述長樂市陳姓鄉情風貌,堅持詳今略古而又不薄古飾今,既努力挖掘歷史的淵源和文化積澱,又重點反映近現代的發展變化,體現陳姓文明的傳承性和時代感。

二、本書記事,溯上不設限,下迄公元2OOO年。

三、本書涉及內容,包括長樂簡況、長樂陳姓源流、世系、郡望、村居、播遷、沿革、山川、形勝、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科舉、人才、鄉風、民俗等等。細分到鄉(鎮)、村(居)、自然村(居民點)等層面。

四、本書記述史志,原則使用發生時地名,古今不同者另在括弧內注明現名。區域名稱和宗族支系的標法,冠題上一般省略鄉鎮、村居和自然村點等內文已標明的文字。如“吳航鎮東關村嶺岱自然村”,只冠“嶺岱(今嶺沙)”。本書沿用裏隅鄉都境等舊稱,並加注現名,是為播遷全國和世界各地宗親和族裔尋根訪祖提供原始的依據。

五、本書人物傳略或列名簡介,舊志書已錄者,原則上予以轉錄;未錄者予補,科班以舉人、官宦以縣令為下限。清以後的近現代人物,供職於黨政軍警部,以縣、團級為限,勞動模範、先進人物以省、部級為限,專業科教人員以副教授為限,僑胞或外籍長樂宗親,以僑領為限,還有著名企業家、藝術家、社會賢達名流等,亦據選送分別予以列名。所錄人物,今人僅取其最高學位、職稱、職務、警銜、軍銜、榮譽等作簡介。限於篇幅,學歷大專到大學,學位學士,職稱工程師、經濟師、農藝師、小學高級教師,黨政科局級供職人員等,本書未及予以收錄。

  本書收錄或涉及古今人物,稱呼上不妄加政治性或其他隨意性褒貶飾語,避免含混不清的代詞,如“先生”、 “女士”、“同志”、 “主席”、 “該人”、 “X某”等。集中介紹陳姓名人,直書名,不書姓,姓別、族別,男姓及漢族不加注,女姓及少數民族加注。祖籍地記述到村點,村點不詳者,記述到鄉(鎮),鄉(鎮)不詳者暫收錄在第一輯吳航篇。

  前輩人物,除引文轉錄外,皆直書其名,名字後—般不加“公”稱。

六、本書記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沿用歷史年號,在括弧內加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採用公曆。表年份書全稱,如1999年,不寫成“99年”。公元前的,加“前”,如秦(前221—前207);公元后直書,不加“公元”,如“1949年”。若以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時間斷限,可寫為“中華民國(前或后)”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或后)”,不稱“建國(前或后)”;若以當地解放為時間斷限,可稱“1949年X月X日X縣解放”,以及“解放(前或后)”。特殊的,亦採用以事件為時間紀年,如“辛亥革命”,“人民公社化時期”,“文化大革命期間”等。標世紀所屬年代,省略常用的“二十世紀”,如九十年代,即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其他世紀則不略。

七、本書引述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力求客觀簡要,突出重點與特色,對發展變化的資料,如產值、利稅、人均收入等,一般不予表述。

八、本書各篇編排,鄉鎮參照政府機關行文排序以“篇”冠之;村居、自然村點排序不分先後。

九、本書採用規範的語體記述文,規範的簡化文字,第三人稱。

十、本書引用文獻資料,加注取篇末注法,取於縣誌的一般不加注,取於譜牒經稽核的亦不再加注。

 

長樂陳氏鄉情

序 陳峰

經數載時間的努力,《長樂陳氏鄉情》(以下簡稱《鄉情》)終於付梓出版了。這是一件好事,是給予長樂市史情、鄉情工作的促進和建樹。作為長樂的人民,作為長樂陳氏的族裔,我深感高興和欣慰。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全國四屆人大會議上與與會的淮安代表座談時曾深情地說:“一個愛國的人,沒有一個不愛家的,我常想家,想家鄉,愛家鄉是愛國的起點,瞭解家情、鄉情是懂得國情的開始。只有瞭解鄉情,懂得國情的人,才能真正的愛家鄉,熱愛祖國。”我們長樂人,沒有一個不愛長樂這塊土地,沒有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家。重視國情史情教育,重視國情史情的存史、資治和教化作用,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作為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掘的一個部分——史情國情,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及地方史的資料,它不僅對於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社會主義文明建設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國情、鄉情資料極為分散,多數深存於閭裏民間,長期以來我們對這方面原始材料的發掘、研究工作做得不多,許多資料因而流失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許多根在大陸的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的思鄉念祖之情日趨濃烈,他們亟需用史志鄉情族譜家乘來尋找自己的血緣關係。這一點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為了推進對史情鄉情的研究利用,發掘這一祖國文化寶藏,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聯絡了一大批老同志,策劃編輯了這一部《鄉情》。我們都認識到,現在做這項工作,是必需而且適時的。

陳氏在中國姓氏中是第五大姓,在南方是首姓。天下陳氏推崇虞舜,始自有媯,封于陳,遷于齊,相於漢,發于太邱,帝於五代,顯于唐,盛于宋明。長樂陳姓主流,源脈多追溯于河南固始,所謂“潁水家聲,固始世澤”是也。亦有旁及白山黑水等地者。自春秋戰國起,歷代都有中原南徙人航者。對此,本書作了簡要的介紹。古時北方先進的生產力和中原文化,隨著北方人口、人才的北雁南飛,與南國的天時、地緣、人事相融匯,創造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的重要分支——閩海文化。長樂尤為突出,素著“海濱鄒魯”。陳氏不但人丁旺發,而且人才薈萃。千百年來,達者為名公巨卿,處者為鴻儒碩彥,碌碌凡凡林林總總者為庶民百姓,為士卒農工商僑。迄今猶如滿天星斗,遍佈於全市二鄉十六鎮數百個自然村點,播遷於全國各地,以及美國、歐洲、日本、印尼、新加坡等數十個國家。這是華夏文化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人力資源。我們力圖通過《鄉情》,儘量把這股力量的源流、遷徙、經濟、人文、科舉、人才、風俗和現代的發展狀況等等,編載在冊,介紹給大家。長樂各版本縣誌已經記下了許多我們先人做出的鼓舞人心的業績。我們通過《鄉情》所能做的,僅僅是舊志舊史的延續和補充。我們僅以此書奉獻給生長於斯、發樣於斯以及播遷於世界各地的長樂父老兄弟姐妹鄉親們。我們相信我們的鄉親及其子女們在新世紀新時代感召之下,憑藉我們的優勢,一定會努力做出比先人更大的成績和貢獻,使得我們在未來的史情鄉情史冊上可以有更光采更振奮人心的記述。

 

引 陳茂興

一、

長樂,簡稱航,別稱吳航,明清隸福州府,今為福建省福州市轄屬的縣級市。區位東瀕臺灣海峽,西界閩侯縣,南接福清市,與平潭縣海天相連,北扼閩江與馬尾區、連江縣成犄角之勢。計陸地面積六百五十八平方公里,海域一千二百三十七平方公里,大小島嶼三十四個,白犬列島為第一大島。全市擁有二鄉(未統計待統一的東沙鄉——白犬列島)十六鎮二百六十六個村,人口二十萬戶,六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三人。民族以漢族為主體,還有滿、佘壯、苗等十八個少數民族二千零九十人。

 

二、

長樂是中國東南沿海福建早期海洋文化衍發區。江海孕育了丘陵和平原,造就了遠古的長樂。那個時候,長樂西部的閩江平原很大部分還淹沒在母親河或其支流裏,東部和南部的大片疆域,也還是茫茫滄海邊岸的洲嶼灘塗。長樂歷史就肇始于這方土地。這一方濕潤和煦、適於動植物和人群生長繁衍的神奇熱土,從一開始就贏得了棲息在這裏的原始氏族土著人的鍾愛。他們成群結隊,擇沿江沿海占山為寮,結茨而居。他們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以漁獵採集和簡單墾殖為生。雖地僻海隅,卻漸與商周文化、吳越文化、中原文化等有了聯繫。三代揚州域,長樂為“閩隸”。春秋,周敬王二十六年(前 494),“吳滅越,盡得越地,吳王夫差嘗略地至此作戰船”。戰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 334),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為楚威王所敗,楚滅越,盡取吳故地。越散立為無數小國,濱於海上。長樂濱海有越王山,山高聳,周圍三十裏,是越諸族子弟散居地之一。

秦始皇統一中國,取百越地而置閩中郡,在位十二年的時間裏五次大規模的海上巡遊,開創了我國古代造船和航海業的新時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則以強大的水師,剷除沿海割據勢力,巡海航行七次,不僅鞏固了海疆,並因此開闢了最早的海上絲瓷之路。元封元年(前 110),取“虛地遷民”之策,大規模“屯兵戍閩”,複立無諸于閩越國。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運用中央政權和軍事力量向南方征徙的行動,時長樂屬閩越之地。

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多次派將土進軍福建,其中多半是北方漢族人,後多滯留閩地生根繁衍。永安三年( 260),吳以會稽南部都尉屬地設建安郡,建衡元年( 269)專置典船校尉,集結謫徙罪徒在此造船。鳳凰三年( 274),吳末帝孫皓遣會稽太守郭誕,後又責侍中張浩鎮此造船。建安郡成為造船業中心,造船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時長樂屬建安郡,閩地諸多郡縣誌對建安造船之事,或未作記載,或語焉不詳,長樂眾書備載之,並獨稱吳航。

西晉末年,為避“八王之亂”和五胡“永嘉之亂”,中原皇室、貴族、仕宦、地主、文人和大批難民,紛紛率屬或舉族南渡入閩。《九國志》載:“永嘉二年( 308),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也。”《固始縣誌》亦載:“中原仕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衣冠南渡使晉安郡(即建安郡,為福州、長樂屬郡)人口猛長一倍以上。當時有漢太邱長陳寔(傳見《後漢書》)裔孫、晉南海郡守、散騎常侍陳潤率屬南徒,選擇原豐縣岱陽(今長樂市首占鎮岱邊村),披莽墾耕,削木為堂,草創了潁川陳入航的第一個聚居點,並立“二難”鄉以崇祖德,著《閩中草寓記》而錄南渡事略。以後岱陽陳(又稱岱峰陳)世系蕃蔓,“半遍八閩”,發祥于長樂的陳姓子孫。多數都是肇遷祖陳潤後裔。

唐“安史之亂”至“廣明之亂”,中原離亂紛生,又有北方人陸陸續續地南遷長樂。乾符、廣明年間(874-881),固始縣顯、勳、黯陳姓三兄弟入閩,他們子孫旺發,分遷福州南營石井巷、上渡、下渡、古靈等地,以後又陸續分遷長樂。

光啟元年( 885),王潮、王審知、王審邽等人率光、壽二州數十姓三萬五千多將士南征入閩。這是繼永嘉南渡之後中原地區向福建的第二次大移民,其中入遷長樂的族姓之多,人數之眾,分佈鄉村之廣,都是史上罕見其例的。

陳姓是此次徙閩的重要族姓之一。

潁川陳,熹裔守約、守敬兄弟入閩寓居福州上渡。景福二年( 893),守敬子懷正從上渡喬遷龍門,懷正子肇字希本卜居青橋;乾寧四年( 897),穎陽亦從福州分遷青橋。通譜稱取青陳,郡望是青橋。

天複二年( 902),顯孫仁盛字仲茂,自福州石井巷遷金峰藍田,一說為後周顯德三年( 956)自古靈分遷藍田。仁盛長子琛、次子玓分居東陳,季子琰分居上陳,繁衍為今之藍田陳,郡望是藍田。

天佑四年( 907),顯衍派資始入居招賢裏雲洞東玉溪,世襲太尉逄子仁靜亦肇遷鶴嶺下,繁衍為今之玉溪陳,郡望是鶴上。

無論是此時隨王氏入閩遷航者,還是隨後參與開閩治閩者,都對開啟八閩文化,促進福建文明進步,作出了寶貴的貢獻,並因此奠定了自身在長樂繁衍昌盛的基礎。

五代十國,福建先後為閩、殷、南唐、吳越等國所踞,政治區域紊亂,長樂名稱屢改屢複,升降歸併不斷,可是北人南下徙航步伐並未放慢。

後樑開平二年( 908),勳裔圖入遷石門。北宋開寶間(968—976),圖長子愈貴贈金紫光祿大夫營田侍郎,自是因官立號,稱營田陳,後裔有遷邑東邑西者,有遷光俗裏瀛前者,繁衍為今之石門——營前陳,郡望是石門、營前。

後晉天福間(936—944),閩王曦亂政,顯孫仁字輩紛紛棄官避遷新居地。如仁廣字仲發,從石井巷遷古靈再遷潭頭澤裏,繁衍為今之澤裏陳,郡望是澤裏;仁衛字仲經從古靈遷阜山;仁昭字仲穆,遷長邑縣南;仁寬字仲廉,遷長邑縣西;仁凱字仲統,從石井巷遷金峰沙堤,郡望是陳墩頭。稍後的後周顯德間,黯孫仲玉,同子咨亦自石井巷遷長邑縣東。

宋代,福建進入封建社會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北方入閩人口最多的時期。從北宋“靖康之亂”至南宋末,比較集中的徙閩記載,有兩次。一次是“靖康之亂”,宋廷偏安東南一隅,福州一時成為朝廷經濟後方,文物薈萃,衣冠名流入閩入航者眾。“靖康之亂,中原塗炭,衣冠人物,萃于東南”。這段史實,由流寓長樂的理學家朱熹實錄筆下。明侍郎王世貞為江田南陽陳作《陳氏族譜序》亦雲:“五季之中原,日尋於干戈,至靖康而委以諉虜。衣冠之士,脫鋒刃而竄匿于吳、越、閩、廣之間,抱其遺編以誨其子弟,出而當太平之用,故天下之所稱貴姓者,漸不在北而在南”。又說:“今東南名詩書族,毋如閩,而閩之族,毋如陳”。

江田翁泰字乾亨,就是在北宋乾德年間(963—968)自南陽入贅江田洪氏,複本姓後繁衍為江田南陽陳,因其祖夔于乾符間(874—879)避亂入居福唐縣新豐裏南陽村,故稱南陽陳,郡望是江田。

開寶間(968—976),勳裔文霸,自古靈轉遷首占岱陽。這是岱峰陳肇基祖潤之後又一支落籍岱陽的潁川陳。

天禧中(1017—1021),勳裔褒字子楷,自古靈遷長邑縣南。

慶曆元年(1041),仁熙由石井巷遷麟墩,其裔屬陸續分遷太常山麓或其近周定居,遂繁衍為太常陳(亦稱九常陳、九龍陳)。

淳熙間(1174—1189),顯裔莆陽陳有源隨朱熹遊學長樂,入居於阜山,與先前已遷阜山的仁衛,共同繁衍為阜山陳,郡望是阜山;勳裔欽之,自古靈轉遷漳港路頂,繁衍為路頂古靈陳,郡望是路頂。

鹹淳九年(1273),熹裔崇銘,自上渡分遷金峰三星橋,郡望是三星。

再一次集中徙閩入航,是趙宋王朝即將覆亡之時。德佑二年(1276),楊淑妃偕弟亮節負益王、廣王浮海,自(石+霖)澳曆王母礁、磁澳、文石澳,經閩安鎮入福州。福州立幼帝,建“行都”,吸收大批仕族隨宋室入閩,文天祥、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陳文龍等領兵勤王,軍中亦招募了一批中原族人,再次引發了北方移民徙閩熱潮。

元天曆二年(1329),黯裔瀚同子秋自龍湖浦口遷長邑縣東。營前長安白石橋陳,亦遷自浦口。

明洪武元年(1368),元福建平章陳友定死難,家人匿居象嶼,繁衍為今之象嶼陳,郡望是象嶼。

永樂間(1403—1424),蓋喬自涵江遷赤嶼山腰。

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入居縣城的陳姓族裔中的宗玉、藩籬、江山、國佐、運司前、打銀等房系,聯宗縣城,取雙江匯流、太平長盛之義,稱族望為“雙江”,繁衍賡續為雙江陳。

明末清初,八旗族人風雲南卷。雍正六年(1728),清廷設三江口旗下水師營,清軍遣調五百十三名行營旗兵攜眷駐守該營,其中有陳姓朝瀾、世宣、錫勇、文瑤、文春、懋官等官兵。這些源自遼東的滿族陳姓,我們稱之為遼東陳。郡望原在琴江旗人街的遼東陳,後裔多分遷全國各地。

人民解放戰爭後期,大批北方人士南下,入長的“南下幹部”絕大多數已紮根吳航,而且賡續了二代、三代子孫。六十年代以來,也有多批四川等省份的外省姑娘入嫁長樂。長樂被選定為首批沿海開放縣以後,由於經濟迅速發展,更是引納一批又一批的外來人口。此時,“外來人口源”已不再囿于中原了。其中既有中原南下的,也有西部東進的,女性入嫁仍然居多,有川軍辣妹子,江西老表,安徽、雲南、貴州等地的姑娘,還有有組織地從江西、湖南、湖北、上海等省市的人才引進,也有舉家入遷落籍的。這些選定長樂安身立業的人口,總數達數萬之眾,其中包括認同並落籍于長樂的陳姓居民。

 

三、

中華姓氏文明始于黃帝時代。黃帝是各民族百家姓的人文共祖。黃帝時北方據有陳豐氏部落。帝嚳取陳豐氏女,生放勳(堯)。

唐堯傳位予虞舜,並妻以二女皇娥女英。舜帝以仁治天下,戴德四海,澤被八荒,世稱東方聖祖。天下共尊舜帝為陳姓的血緣親祖、太始祖。

陳胡公滿是陳氏得姓、定姓的始祖。《史記.陳杞世家》載:周武王克殷,乃複求得虞舜後媯滿,封之于陳,以奉舜祀。並妻以長女太姬。媯滿公于陳立國,都于宛丘,與陳豐氏部落後裔同居一地。從此媯滿子孫多以國為姓,姓陳;也有以諡號為姓,姓胡。故媯滿公既稱胡滿公,又稱陳胡公,亦稱陳胡公滿。公是立陳國定陳姓的肇始之人和開山之祖。

春秋後期,陳國君主厲公之子陳完敬仲因避內廷之亂奔齊,為齊桓公工正(管百工之官),娶姜齊貴族之女為妻,改姓為田。其後裔建立了田齊霸業,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西元前二二一年,秦王並田齊,俘齊王田建,建子軫遁居潁川,恢復了陳姓。陳軫是為潁川陳的始祖。

陳姓氏族傳至東漢太邱長陳寔,便引領潁川陳進入了昌盛發展的時代。寔公德高望重,六子皆賢,長子元方、四子季方尤為高名,世稱“二難”,二難與父並稱“潁川陳氏三君”。

長樂陳氏根深枝茂,源發地多數歸溯於潁川光州固始一帶。是潁川陳南徙福建的一大宗支。經晉唐潁川陳大分徙,宋明清各宗支的大發祥,以及近現代的大播遷,陳姓郡望已遍及吳航大地,陳姓裔孫涉足國內國外許多地方,所到之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生生不息。在長樂全市多達三百七十多個姓氏中,陳姓是第一大姓。境內陳姓族人計有四萬七千七百五十八戶,人口一十八萬零五百六十二人,分佈於二鄉十六鎮一百六十三村二百九十八個自然村點。陳姓一族與各兄弟族姓團結和睦,攜手並進,曾經和正在吳航這塊哺育自己的母地上克紹箕裘,篳路藍縷,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業績,為華夏文明譜寫光榮的篇章,顯示著一個泱泱大姓的風采。

 

四、

海濱鄒魯長樂,學風文風素盛,科甲稱雄。科舉時代產生了八百名進士,其中狀元十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五名。陳姓進士二百名(含狀元四名、榜眼一名、探花一名)。姚陳同宗,長樂姚姓進士十四名,其中狀元占三名。

學士文人多,是濱海文化名邦長樂的一個亮點,歷來引人矚目。清陳衍《閩詩錄》寫到,唐末五代,中土詩人有流入閩者,詩教乃昌。長樂詩人輩出,南徙詩人肇其端,其後裔為詩為書為文為畫者更多更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嘗稱讚“閩越有長才,秀民通文書,與上國齒”。長樂文化南北交融,其水準也是可與媲美的。經歷代文化陶冶,和西方科學、民主新思潮浸淫,逮近現代,長樂文化逐漸吸收培育出了嶄新的內容,產生了新的代表人物。在抵禦外侮,維護民族尊嚴、國家獨立和統一的鬥爭中,在民族民主革命戰爭中,長樂陳姓精英人物一向戰鬥在最前線,其英雄氣概、崇高氣節和忘我犧牲精神,永遠彪炳于史乘。各條戰線的英模人物,兩院院士、民族實業家、軍事學家、醫療學家、天文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等等,俊采星馳,他們的創業精神和創世業績,一直鼓舞著長樂人民堅定自信地奮發前行。

 

五、

人口徙遷流動,古已有之,本不足為奇。但北國中原人口不遠萬里,輾轉南徙濱海偏狹小縣,一撥又一撥,一茬又一茬,時間逾越二千年上下,這不能不說是頗為奇特的現象。在這種現象背後,隱藏著地緣的、社會的和人文環境等等深刻的原因。

從地緣關係來看,長樂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閩江金三角地帶,正置於長江金三角與珠江金三角之間,極富瀕江臨海的地緣優勢。陵阜、平原牽著閩江水,連著廣闊的灘塗和浩瀚的大海。氣候溫暖,雨水充沛,稻菽瓜果之利,漁鹽畜禽之饒,舟楫風帆之便,這一切都足資憑藉。

從社會環境優勢來看,長樂置縣以來,中華大地多次出現北亂南安的世局,本土“罕遭兵燹”,社會人生較為安定,因此有較多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可供利用。

從人文精神特點來看,長樂海闊天空,鄉民飽受海天薰陶,志存高遠,胸懷寬闊,淳樸熱情,只要利於發展的都不會拒納,更不會排斥,而恰恰是樂於接納。久而久之,自然造成了百川走海的氣勢和海納百川的氣度。北雁南飛,輾轉遷航,這在長樂發展史上,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生命遭際的抉擇,是命運的徙遷,是走向海洋文化的長途之旅。古老的華夏民族、進步的北方漢族和有作為的少數民族,一次又一次地給本土注入北方血統人口,同時也把生產力和原生地的文化、風土、人情攜帶到濱海地帶來。長樂則以大海般寬闊的胸襟,不倦地吸收、接嫁、蓄納北方古代文化、中原黃河文化、草原遊牧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儒道釋文化,以及多元的外來文化,經參合融和,打造成華夏文化大格局中長樂的濱海文化板塊。

 

六、

作為海洋文化衍發區的長樂文化板塊,既擅容厚納,又敢於延伸出去拓展新天地。眼光象大海一樣遠大,開放的長樂人從不主張閉疆自守,更不甘於永遠把自己拘束在百里社區之內。中原文化在沖決黃河跨越長江進入閩江流域而融為海洋文化之後,她並沒有終止自己繼續奔騰的道路。她要走向全國,走向“海外”。這是長樂發展史上又一個不爭的事實。

長樂地狹人多,工部謝在杭在其《五雜俎》中寫下一句話:長樂人“尚什伍游食於外”。這反映了長樂的真實情況。這種真實情況,既是對長樂人命運的挑戰,又是給長樂人發展以機遇,蘊涵了長樂人勇於“破繭騰飛”的開拓精神,和敢於“紅杏出牆”、“牆內開花牆外香”、謀境外發展的積極進取精神。“什伍游食於外”,實際上它不僅孕育而且已經悄悄地預演著當今十多億中國人所從事的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活動。自古以來,長樂人就有向外謀發展的傾向,唐中和元年( 881)光州固始人王彥英隨族人王潮投奔王緒起義軍入閩,景福二年( 893),王彥英駐兵長樂,後因不見容于王潮,便攜家遠赴高麗,投奔新羅王。彥英與子仁晶以才幹得信任,相繼掌國政,當了國王。唐末,為避戰亂,長樂有一部分人仿效先人“南渡”的辦法,遠赴印尼爪哇島謀生。南宋,有漳阪謝升卿出走交趾(安南,即今越南),被立為安南王,賜名陳日煚。由其參與創立的大越陳朝傳八世十三王,曆一百七十五年。後來陳朝雖亡,但安南陳氏卻長盛不衰,至今陳姓乃居越南十大姓之首。

宋末元初,大江南北民眾抗元鬥爭失敗,義士、遺臣和難民有的落籍隱居,有的外徙江浙、廣東及海外,“尤以操舟行船居多”,開了長樂海員航海的先河。

明洪武初葉,琉球被日本佔領,福建口岸成為明、清兩朝通向琉球的重要口岸。朱元璋令把福州沿江河海口掌握航海技術的三十六個姓氏遣居琉球,傳播漢族文化,並有機會量材施用。《明神宗實錄》記載:“賜閩人三十六姓,知書者授大夫,以為貢謝司,司海事者授通事,總為指南之備。”長樂向琉球國派駐的冊封使中,陳店的陳利州擅音律,琉球國王曾遣那霸官毛光弼從陳利州處學琴習曲,“並請留琴一具”為贈。

明永樂宣德間(1405—1433)鄭和下西洋統領的龐大舟師七駐長樂,招募了大批長樂人,航海時間長達二十八年,抵達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這件彪炳人類航海史的大事,不僅是對長樂這塊造船航海老基地的歷史定位,也是長樂將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深刻啟示和必然選擇,同時也在更大的範圍和更高的層次上密切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這一時期,福建人至東南亞各地謀生、經商、墾殖的有數萬人,長樂人往往旅居不返。從此,勵志圖強,闖蕩天下,留洋打拼,商海淘金,就成為長樂人的傳世品格。長樂成為航海基地、海員之鄉、僑鄉,成為中華文化絲瓷之路的邊海“驛站”和中轉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成為眾多國家華人及其裔屬血緣根深的母文化,移居海外的長樂鄉親為此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為鎮壓反清勢力,順治康熙間,清廷一度在福建沿海實行“禁海遷界”政策,康熙元年(1662),明令瀕海民眾內遷,長樂全縣二裡二十二個都,惟二、三、四、五都免遷,其餘二裡一十八都無不涉遷,火焚遷地二個月,許多村莊毀於一旦。大批生計無著的沿海居民被迫東渡臺灣、南徙東南亞等地。解除海禁後,清朝鼓勵移民臺灣。長樂人與澎湖、馬祖、臺灣等地往來愈加頻繁,以捕魚、經商為業外出者數以萬計。鴉片戰爭後,西方殖民主義者從福州、長樂等地招收“契約華工”充當“豬仔”苦力。有的村,一次背鄉離井飄洋過海者竟多達數十人上百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又有一批徙遷臺灣、香港。所以長樂是臺灣同胞的祖籍地。改革開放新時期,愈來愈多的臺胞、僑胞回鄉省親、祭祖,經商、辦公益事業。本土人口向外播遷步伐加快,範圍更廣,國內遍及大部分省市區,國外幾乎足跡踏遍五大洲,第一旅居國是美國。

 

七、

長樂各姓人民性舒而志強,外柔而內堅,適應性和參與性強,既敢於把創業平臺搭向海內外,主動登臺,搶攤拼搏,也善於把認他鄉作故鄉,和寓居地或客居國人民友好相處,努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為居留地進步與繁榮,為中華統一振興和家鄉長樂的文明進步,不斷打造了自己的形象和價值,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長樂各姓人民走南闖北,四海為家,內心卻深凝著根深蒂固,永遠割捨不斷的“家園情結”。多少人在外謀生,一輩子奮強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創業守成,有的發達了,富甲一方,可是無論窮達貧富,多數人仍精于生計,勤勞儉樸,不尚華靡。鄉音不改,赤子之心不變,“家”永遠不敢忘!所以老來都要回家尋根問祖,回家與鄉親共襄善舉,修建家堂、祠堂、禮堂、學堂、廟堂、紀念堂、娛樂堂等等,有的還攜兒孫回來辦公司,開工廠,投資興業,造福鄉梓。樂此不疲,接力棒一代一代地傳下來。遠播世界,葉落歸根,魂系廟堂。這就是長樂人的秉性,長樂人的品質,長樂人的習俗。長樂人愛國愛鄉愛家的傳統美德和不朽民族精神都凝聚其中。

新的時代,新的世紀,正賦予濱海長樂更加開放、更加開明、更加開拓、更加開朗的精神風貌。長樂兒女正以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底蘊,濃墨重彩描繪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藍圖。一個文明、昌盛、美麗、富饒的新長樂,將由長樂各姓人民的巨手托起在閩江口岸!(共十九輯)

 

第一輯 吳航篇

1.1 吳航簡介

吳航鎮設于吳航舊址。現為長樂市轄鎮、市人民政府駐地。唐肅宗李亨上元元年( 760),長樂縣治所由古縣移置於六平吳航頭。這是吳航為長樂縣治署的起始。迄今雖歷經朝代更迭,典制嬗變,吳航鎮卻一直保持著作為縣治及全縣政治、經濟和人文中心的地位。

唐宋屬善政鄉德政裏。宋元佑三年(1088)改賓賢裏,元屬西隅,明清仍舊。

民國時期分區設署,劃鄉鎮,編保甲,轄屬變動頻仍。民國二十三年(1934)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地。二十八年附城分設龍華、河金兩鎮,三十一年為太平鎮,翌年設吳航鎮,鎮公所置太平橋。

1949年 8月16日長樂縣解放, 9月14日即於縣城設立城關鎮,為人民政府駐地。翌年鎮屬城關區。1951年更稱第一區。1955年 8月改屬營前區。1956年 4月複設城關鎮。1958年 6月撤區並鄉,城關鎮撤銷後於同年 9月劃並於城關人民公社。1964年城關鎮恢復後仍隸於城關公社。

1982年 9月城關鎮複名吳航鎮。

1994年 1月國務院批准長樂撤縣設市,至此結束了延續一千二百三十四年的縣治歷史,鎮歸市轄,鎮名仍以吳航貫之。吳航鎮政府駐地在塔山路。

吳航鎮位處長樂西部。東毗鶴上鎮,西、南、西北三面領航城鎮界,北負六平群山,東北與潭頭鎮接壤。現轄東關、十洋、西關、勝德、三峰、航興、航華、東鼇、西濱、景美等十個居民委員會和十洋、西關、東關三個村。區域面積八平方公里,人口二萬余戶五萬多人,陳姓人口占五千零一十五戶一萬二千八百六十九人。

吳航自置縣署到明初的七百多年間,未築城池。《前築城記》曰:“腹里為邑,不城不隍”。《擴城記》亦雲:“長樂於閩稱外邑,初未營城,守在四境”。

最早的城郭,肇創於明弘治三年(1490),規模卑隘,“廣袤僅里許”,人稱之為“珠城”。後載築載擴,嘉靖三十二年(1553)巡撫王抒、巡按趙孔昭請城長樂,有司遂發帑金一萬二千餘緡予以拓建。城牆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周長一千零四十五丈。設水關五,窩鋪五十七。門五座:東曰鎮海,西曰清江,南曰陽春,北曰拱極,西南加設一門曰平政,是為便民出入。三十七年複造敵臺十三座。四十年開鑿護城河于城南,西引江潮,東接溪水,使舟航可直抵東門。崇禎十四年(1641)複擴城二百八十多丈,使北接崇崗,新造拱極門樓一座,敵臺四座,窩鋪二十個,水關一處,開河五百三十丈,引江浦之水環繞南城,內達于學宮之前,潛通泮池,與城隍溪之水相接,合鼇頭之水至觀音橋,與汾陽溪小有天泉水相接。形成山水環繞,“城內有水”、“城外有池”、“大小舟航皆可入城”的獨特局貌。廨署、街衢、巷道、祠堂、寺宇等亦逐步顯其規制。至明朝中葉,縣城內已顯現東西二隅六圖①、五第②、十八裡③、十三街④、十四境⑤、二十巷⑥、十八橋⑦的架局和規模。前人嘗用“十三巷底,巷巷舊家聲;十六橋頭,橋橋新氣色”的聯句為長樂紀盛。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鄭和下西洋統領的龐大舟師七駐長樂,更使吳航“人物輳集如市”、“貿易如雲”,風光呈盛數十年。

清代,吳航舊城未有新的拓展。民國中,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兼縣長王伯秋主政長樂期間,曾著手改造十洋街(即今之勝利路),開闢了吳航公園(在今長樂高級中學內)和縣操場(即燈光球場,現已拆除),規範拓建了縣府前至西門街道(即今之解放路),在坑尾巷建了中山堂(即今之電影院)和通塔山的中山路(即今之塔山路),以及西關到營前、縣城至渡橋的公路等。作為專員公署所在地的吳航鎮,當時在福州十縣中是比較先進的縣城之一。

吳航蕞爾社區,可耕地少。務農之民耕耘山河,平原埔坳地無不墾,丘陵山谷盡辟梯田,可謂寸土必爭。可是,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囿於封建、半封建制度桎梏和小農經濟束縛,多數人雖辛勤勞作,生計仍很艱辛,即使是自耕農或半自耕農稍足自給,亦大都是粗衣蔽體以薯米混飯為食。小商小販,手工業主,境況同樣窘迫。鄉人往往什伍游食於外。遇上災疫饑荒,百姓更是生死不蔔,苦不堪言。據縣誌記載,嘉慶、道光、咸豐間,旱澇不斷,瘟疫頻仍,饑荒死人不計其數。近代列強入侵,更使蒼生陷於狼煙水火。覺醒的人民奮起鬥爭,民國十年旅榕長樂學生返鄉開展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勒“請用國貨”碑,分立下櫓橋、嶺口、北山等顯要處。民國三十年(1941) 4月19日和三十三年(1944)10月 5日,日軍兩度入侵長樂,縣城淪陷計達三百六十二天。其間,日寇在三台案、奎橋頭、車船道、舍人廟、嶺口等要道設崗布哨,恣意燒殺掠奪,姦淫婦女,霸佔民居,濫砍林木,連學宮、書院、三清觀、毓麟宮、三聖王廟、國公廟、關岳廟等名勝古建築亦盡遭洗劫。漢奸敗類之徒認賊作父,助紂為虐,開煙館、設賭場、辦花會,無惡不作。百姓難以聊生,社會烏煙瘴氣。當迎來了人民解放曙光的時候,吳航已是遍體鱗傷,人生凋敝。

五十年代開始,政府撥款,先後重築了解放路、勝利路,重修了中山堂,新建了人民禮堂、農業展覽館、縣醫院等大型建築。不久以後,自來水廠、機器廠、酒廠、糖廠、電廠、汽車站、中醫院、商業、供銷、金融網點等等,也陸續建竣。改革開放新時期,城市建設事業以高歌猛進的氣勢追趕時代的步伐。制訂了建設規劃。水、電、路、郵電、通訊等市政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環保、衛生等社會事業逐步改善。從1988年起,逐片開發建設了集商貿、居家、辦公、教育、文化、衛生、保健、體育、娛樂休閒和生態綠化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城區,同時啟動了舊城的改造。撤縣設市後,市區區域迅速擴大和鄉村人口的大量湧入,使城市文明建設揭開了新的一頁。新建了建設路、西洋路、南進城路、吳航路、三峰街、朝陽路等新街新路。全面改建了河下街,使其範圍延伸北到吳航頭南至油行尾奎橋頭。新村和居民生活社區如雨後春筍,拔擢而起。新村和小區間配套建成市場六個⑧,新園林六處⑨,新橋樑十三座⑩。各村、居、街、巷,皆建有禮堂、敬老院和文化娛樂中心。發展第三產業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特別是社區商業、文化、體育、休閒服務潛力巨大。日產二十萬噸的第二自來水廠、郵電大樓、供電大樓、電信大樓、郵政大樓、供銷大廈、物資大廈和各金融、保險大樓、客運汽車新站、市醫院住院樓等等,在短短的時間內陸續建成。廣播、電視、新聞事業同步發展。建在董奉山上的廣播電視轉播發射基地網蓋市區每個角落,並輻射廣大城鄉。肇辦於1956年的《長樂人民報》,改刊於1958年的《長樂日報》,停刊於1964年的《長樂報》,1997年以市報《長樂報》新貌面世。

人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環境狀況不斷改善。草寮、柴排厝已基本消滅,多數市民入主文明安全社區單元房。吃的是優質米時鮮菜,衣著應時流行,豐富多彩。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電話、電視、冰箱、空調等逐步普及,音響設備、網路電腦以及摩托車、小轎車等,亦開始步入尋常百姓家庭。旅遊也漸成風尚。各種生活指數表明,市民生活已達到小康寬裕型水準。

素享“海濱鄒魯”之譽的吳航,其發展既倚賴於山海之利,又獲益於祟學重教的鄉俗民風。所謂“山川不改閩粵色,弦誦猶存鄒魯風”。歷代士農工商以至於開明賢達的官宦縉紳,多尚教讀。唐乾符四年( 877)創學宮,立文廟。南宋理學家朱熹流寓長樂,培養一批碩彥名儒。明洪武進士陳洵仁于六平山東溪精舍講學,授泮生馬鐸、李騏、陳全等十人,使繼登科第,名振京都。清乾隆十三年(1748)邑籍各姓鳩資于省城東門外厚嶼鄉建吳航書舍。自有唐開科取士,至清代科舉廢,長樂產生進士逾八百名,其中陳姓進士二百人(含文狀元三人,武狀元一人,榜眼一人,探花一人)。歷朝雁塔題名者,皆勒名顯耀於縣城通衢顯要之所。有為“聯科狀元”馬鐸、李騏,“兄弟文宗”陳瑞、陳省,“父子解元”林賜、林僑立的十洋通衢坊,坊聯鐫刻雲:“七載兩掄元,天顏志喜;十洋應重兆,地脈鐘靈。”縣衙東有馬鐸狀元坊,衙西有李騏狀元坊,為明正德陳良珍、陳文沛、陳毓賢、陳嘉謀等九進士立的九德坊,衙前有陳全榜眼坊,吳航頭有備列明代科甲的登瀛坊,盡書邑人科第芳名的馬江亭海濱鄒魯坊,以及正學、賢路、世科、聚魁、翰林、尚書等牌坊勒石。只是後來諸坊盡毀。待國運新開,文明日啟,吳航地區的教育事業漸次走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軌路。尤其是八十年代以來,科教興國,縣城尤注重發揮縣治城市教育中心的優勢,拓展規模,調整佈局,借助、依託聚集在航的一批名校、重點校,加大改革,加速發展升級,提前三年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學前教育也已普及。長樂一中、長樂師範附小、吳航中心小學等校面貌全面更新,新開辦的華僑中學、實驗小學、吳航中學、實驗幼稚園、朝陽中學、洞江小學、鼇峰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以培養本地實用人才為己任的職專學校、師範學校[11]、教師進修學校等大批學校無不以壯觀的景象屹立於教壇學林。長一中為省一級重點中學,僑中為省二級重點中學,職專為省級農村重點職業學校,師範附小和實驗小學為省重點小學,實幼是市轄八縣(市)中唯一的一所省優質實驗幼稚園。少年業餘體校為各級運動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體育運動人才。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