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長樂陳氏鄉情 《三》

作者:  來源: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長樂陳氏鄉情 《三》

》《》《》《》《》《》《》《》《》《》《十一》《十二》《十三

1.5 陳氏名錄(二)

吳航地區近現代名人,包括自辛亥革命以來的英烈,解放後省部級以上的各類英模、先進生產者(工作者)、副教授以上專業人才、黨政軍警團處級以上的於部。部分村居籍未明者,亦名列本節。

錦娟 女,西關人。民國二十九年就讀于福安師範,曾因積極參加革命活動而被拘禁關押。民國三十五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從事秘密革命活動,為中共城工部地下黨員,1948年 1月,不幸被當作內奸而被錯殺于閩侯縣尚幹,犧牲時年僅二十八歲。解放後追認為烈士,立碑于文林山烈士墓。

清關 東關人。解放軍八十五師二五五團二營四連戰士,1951年犧牲。

其昌 華東新人農場文書。1953年 7月犧牲。

瑞馥 女,又名程恒。1936年畢業于福建協和大學。後到南京宋慶齡青年會工作;1937年 8月到重慶女青年會任鄉村部幹事,投身抗日救亡,認識了八路軍駐渝辦事處的鄧穎超,1939年由鄧介紹奔赴延安。在延安抗大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派到中國醫大學習。此後,分別在華南縱隊、晉察冀縱隊、熱河縱隊擔任衛生隊長、處長,救死扶傷,屢立軍功,被譽為白求恩式好軍醫。北平解放之初,著男裝隨糾察總隊首批入城,開展反特、維持治安工作。《北京青年》曾專文報導其傳奇的一生。1996年去世,享壽九十。

賢鏗 畢業于福建高等工業學校。後到南京測量局任職。精於數算測量,曉通英、德、俄語。1950年初應邀到中央軍委直屬解放軍測繪學院航測系任副教授,編寫《航空測量學》,翻譯前蘇聯《航空攝影測量》,校評《像片導線測量》等專著。立三等功一次。積勞成疾,於1959年病故,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寶水 長樂縣公安中隊小隊長。1956年全國人民警察治安保衛功臣模範。

普棋 長樂縣水利局技術員。1956年福建省文衛社會主義積極分子。

福海 長樂縣糧食局職工,1956年福建省先進生產者。

兆興 1963年福建省先進生產者。

春秀 福建省水文總站福安專區水文站幹部,1964年福建省先進生產者。

金水 長樂縣機器廠主任。1982年福建省勞動模範。

寶枝 長樂縣糖紙廠廠長。1983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蘭花 長樂一中教師,1983年全國“三八”紅旗手。

北美 貫龍岩。福建師範學院藝術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1983年福建省學校音樂周先進指導教師。

孔景 貫福清。福建師範學院藝術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1985年福建省先進教育工作者。

昭銀 長樂師範附小副校長,1989年全國優秀教師;長樂市有突出貢獻專業拔尖人才。

家仕 長樂師範附小教師,國家一級蘭球裁判,全國優秀體育教師。

瑞洛 邑東人。福建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福州四中副校長,特級教師,1991年全國優秀教師,福州市優秀校長,福建省語文學會常務理事。兼任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學生作文通訊》執行編委。出版有《淺近文言文百篇注譯》、《初中語文教學手冊》等書。

瑞志 字敬瑜。邑東人。畢業于華東政法學校。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調研員,省檢察史志辦公室編輯;中國檢察學會、福建法學會、福建檢察學會、福建省地方誌學會會員。論文及學術成果多次獲省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獎。

鴻年 萬璂子。創“年年酒家”于福州。榮獲全國“懷燕杯”食品雕刻大賽優秀獎和國際南斯拉夫烹飪賽金獎。

文鋼 寧德地區勞動局職改辦主任,1989年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梁冠 福建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原長樂職業中專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1990年獲福建省“莊重文優秀校長獎”。

公寶 貫峰陳,居十洋。福建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長樂市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1991年福建省優秀教師。

順章 貫金峰歐陽,居十洋。長樂師範附小校長,福建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福建省婦女兒童消防教育百佳個人。

宏美 女。福州幼兒師範學校畢業,實驗幼稚園副園長。1992年福建省先進教師。

秋萍 女。福州幼兒師範學校畢業,實驗幼稚園副園長。1994年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愛琴 女。長樂師範附小副校長。福建省優秀教師。

松鴻 長樂師範附小教師,福建省優秀美術教師。

紹竹 貫鶴上,居十洋。福州市師範學校畢業。原吳航中心小學校長,小學中學高級教師。1998年獲全國熱愛我們共有家園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教師輔導特別獎。

麗娟 女。貫鶴上。長樂第一中學教師,2000年全國優秀教師。

俊武 祖籍長樂,生於北京。石油化工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工系。現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洛陽石化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高級工程師。1950年入撫順石油三廠任技術員。六十年代,指導設計了中國第一套年產60萬噸的流化催化裂化煉油裝置,實現了複雜的四器聯合工藝。七十年代,指導設計了中國第一套同軸式催化裂化裝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後,在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任高級工程師,指導設計了中國第一套石油高效再生裝置獲得成功。三十年來,為奠定和持續發展中國煉油工業的重點技術——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的工程設計,作了開創性和開發性的工作。由他主編和撰寫的《流化催化裂化工藝與工程》這部百萬言巨著,是這個領域裏學術水準較高的著作,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990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稱號。199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土)。

紹疆 西安交大高電壓技術專業結業,專業從事避雷器產品設計與研發。其《避雷器脫離器》、《放電間隙》兩項獲國家專利。

伯賢 字民生。東北林業大學系主任、教授,福建林學院教授,系主任,北京林業大學博導,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賢榕 廈門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物理學會波譜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物理學會副會長。

克坡 哈爾濱工學院畢業。高級經濟師。衡陽軋鋼廠廠長,無縫鋼管廠副總工程師。

克仁 廈門集美航海學校航海系畢業。雲南省公路局監理諮詢公司高級工程師。

小玲 女,福州大學工學系畢業。瑞典電氣集團公司福州代辦處經理,高級工程師。

錦樹 南京工學院畢業。福建省林業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鐫  同濟大學建工系畢業。博士。

昭良 南京大學建築系畢業。解放前任南京警官,解放後任遼寧省撫順市第一建築公司高級工程師。

昭弼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福州第五中學高級教師。

昭銳 福州師範藝術系畢業。畫家,書法家,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啟旭 福州大學水電建築專業畢業。福建省水電局水江電站副總工程師。

景鵡 上海鍋爐廠高級工程師。

紹秋 福建省船政學校畢業。冰江航運總公司船長,高級工程師。

鋒  廈門大學生物系畢業。1996年獲美國佛羅里達州州立大學海洋學理學碩士學位。

峰  1992年獲理學博士學位。

澤曦 南京河海大學畢業。曾任水電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曉東 上海良工閥門廠高級工程師。

和棟 武漢測繪學院測繪系畢業。福建省計委高級工程師,助理研究員。

元桂 高級農藝師。

和康 唐山鐵道學院畢業。福州鐵道設計所總工程師。

萬堅 北京農學院畢業。福建省電力測驗所高級工程師。

伊生 武漢鋼鐵公司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仲賢 福建機器廠高級工程師。

克宴 女。福建省食品產品品質監督站高級工程師。

曉光 上海良工閥門廠副總工程師。

義桓 華能福州電廠高級工程師。

曉東 女。福州大學無線電系畢業,碩士。

夏冠 福建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主任,高級工程師。

勤奇 華北電管局教育處高級工程師。

勤樹 長沙礦山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蘭生 航空工業勘察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捷屬 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高級工程師。

天麟 臺灣某大學畢業,碩士。

文芳 女。中國科學出版社副編審。

德洛 字訓潛,號淮西。主撰《晉潁川陳氏始入閩遷長樂譜牒拾遺》。

敬貴 又名世才,福建師範學院化學系畢業。高級工程師。

敬修 又名世欽,號成銘,廈門大學法政系畢業。福建省計委經濟科科長,高級工程師。

健  女,廣州市造紙廠高級工程師。

樵  江蘇省農科院副研究員。

天鐘 北京第一輕工業局建築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榮  南京工學院畢業,福建省輕工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澤健 南京水利學院畢業。高級工程師。

恒嘉 遼寧工學院函授畢業。瀋陽松棱飛機製造公司高級工程師。

啟好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福州市環保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檉生 女,福建省環境保護科研所高級工程師。

昭桐 畢業于北平中國學院法科,留學日本,廈大歷史系教授。

蛻  女,昭桐長女。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哈爾濱煤礦設計院處長,高級工程師。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虹  女,昭桐次女。青島醫學院畢業。漳州醫院主任醫師。

虯  昭桐長子。山東工業大學畢業。山東濰坊柴油機廠副廠長。

家驊 浙江大學農業植保系畢業。福建農業大學教授,博導,優秀專家。曾為美國加州大學國立研究院合作研究員。現為九三學社中央常委、福建省主委,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輝德 福州電機學校鑄造系畢業。福建省拖拉機廠高級工程師。

時儆 筆名逸文,應樂子。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會計系畢業。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審計師、資產評估師。福建省工程諮詢總公司評審部副主任。

禮欽 貫峰陳。長樂市水電局高級工程師。

愛珍 女。中國石化集團南化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天鐘 北京第一輕工業局設計所高級工程師。

志才 北京變壓器廠高級工程師。

瑞玉 女,復旦大學物理系畢業。曾任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恒通科技公司光學元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

喬年 北京大學畢業。曾任深圳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程師。

春  上海紡織工學院畢業。廈門大學碩士生。

公甯 貫峰陳,居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北師大數學系教授,北師大數學所常務副所長。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公宙 貫峰陳,居廈門。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中國武警水電部隊二總隊副總隊長兼參謀長,高級工程師,駐廈門辦事處大校總工程師。

銘年 福建農學院教授,博士。

森年 廈門大學畢業。華僑大學物理系教授。

桑年 北京大學畢業。華僑大學教授。

聖松 南京航空學院教授。

賢鎔 廈門大學物理系教授。

其淦 福州大學畢業,閩江大學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

其鎮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助理研究員。

方洮 上海外語學院畢業。南京林學院教授。

景雕 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江西大學教授。

傳淡 廈門大學副教授。

沖  福建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

信鑾 廈門大學物理系無線電專業畢業。福建財會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

英挺 福建省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

尚康 中共沙縣縣委黨校高級講師。

耐生 福州大學化學系教授。

春官 福建農學院高級農藝師。

世明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享  東北工學院有色冶金系畢業。烏魯木齊市貢金工業學校高級講師。

淑玉 女。華南農學院教授。

怡成 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教授。

和忠 長樂師範高級講師。

惠群 北京礦業學院機電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校長高級教師。

應樂 貫洋嶼。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勤平 福建師範大學體育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德江 福建農學院植保土化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友棋 福清師專數學系畢業。朝陽中學校長,高級教師。

昌平 福安師範專科學校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雪琴 女。貫洋嶼。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協生 南平師範學院化學系畢業。原泮野中心小學校長,小學中學高級教師。

燈銓 福建省立醫院教授。

美俊 福建省立醫院教授。

啟勝 福州醫科大學口腔系畢業,北京醫學院口腔研究生,泉州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錦芳 女。福建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招。

伯淳 甯德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仁彬 福建省立醫院主任醫師。

應望 女。牡丹江市醫院主任醫師。

伯熏 哈爾濱醫科大學,主任醫師。

國鴻 福建省肺結核醫院主任醫師。

詩豪 原長樂市醫院副院長,外科主任醫師。

進利 長樂市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醫師。

家正 長樂市醫院副院長,內科副主任醫師。

紹根 長樂市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禮利 長樂市醫院醫技科主任醫師。

銀灼 長樂市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

兆喜 長樂市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俊傑 貫營前。長樂市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道存 長樂市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美珍 女。長樂市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德華 女。長樂市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予  女。長樂市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雲鈿 長樂市陳修園醫院副主任醫師。

建明 貫福清,居長樂。長樂市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秉端 女。廈門大學生物系畢業,長樂市衛生防疫站副主任技師

國任 貫路頂。長樂市文化館館員,福建省攝影優秀創作者。七十年代起陸續有攝影作品人選省級影展。1980年,《石蜂青松》首發於《中國攝影》。翌年該作品人選中國第一屆國際影展,並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1983年,其作品《豐收忙》獲廣東、廣西、福建三省區影展一等獎和第二屆全國農墾影展二等獎,這是長樂縣在國家級影展中獲獎的第一幅作品。至1985年,還有《喜悅》、《純真》、《分享》、《漁汛》等四幅作品人選國家級攝影展,其中《漁汛》獲第二屆全國農墾影展三等獎。《大潮》、《黃山素描》、《春野詩情》、《春的詩行》、《水鄉新村》、《基石》、《牧場一曲》、《石板寨》、《春州音符》、《漁汛時節》、《母與子》、《彩雲大海》、《青草.甘乳》、《紡織彩色的大海》、《海闊灘平》、《拉網小調》、《不盡漁歌天上來》等一大批優秀作品陸續人選國內外攝影展並獲獎。1988—1991年,連續四屆獲福建省十佳優秀攝影創作者稱號。

忠森 微雕藝人,中國壽山石微雕和微型碑刻創始人。福建省壽山石微雕藝術研究會會長、美國國際生活之道基金會教務長和客座教授。作品真、草、隸、篆兼擅,甲骨、鐘鼎文俱全。微雕作品《周總理詩碑》、《白居易琵琶行》和發雕觀世音菩薩分別收藏于周總理紀念館、日本東京博物館和美國洛杉機博物館。

春軒 著名閩劇表演藝術家,工武生,有“南方蓋叫天”之譽。

可清 著名閩劇丑角表演藝術家。

乃春 著名閩劇表演藝術家,全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淑惠 女,閩劇演員。獲1976年福建省戲劇會演優秀青年演員、1979年福建省青年優秀演員稱號和1984年福建省第十六屆戲劇會演優秀獎。

寶美 女,閩劇演員。獲1987福建省第十七屆戲劇展演演員獎。

紅  女,閩劇演員。獲1981年福建省戲劇唱腔匯演三等獎、福建省第四屆民間劇團展演演員獎。

雄  民樂合奏《揚帆出征》獲1991年福建省第六屆音樂舞蹈節創作三等獎及演出二等獎;《田園歡歌》獲1992年福建省文藝調演創作三等獎及演出二等獎。

在文 國家科委條件財務局局長。

樹清 任長樂縣第六屆人民政府(革委會)副主任、主任。

元春 福建省政府機關BR務中心副主任,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良金 任長樂縣第六屆人民政府(革委會)副主任。

振官 任長樂縣第六屆人民政府(革委會)副主任。

鬥南 政協長樂縣第二屆、第三屆副主席。

和錟 長樂縣第八屆、第九屆人民政府副縣長,政協長樂縣第六屆、第七屆委員會主席,長樂縣人大常委會第十二屆主任,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顧問。

興秋 貫福州,居長樂。長樂縣政府第八屆、第九屆副縣長,人大第十屆至第十二屆副主任。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顧問。

芸  福建省興業銀行行長。

開根 福建省農業廳助理巡視員。

芝如 福建省人事廳副廳長。

進暖 福建省武警總隊副政委。

毓寰 福建省計畫委員會副主任。

奕增 福建省地方電力公司主任。

貴欽 福建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

聖傑 安徽省建設廳廳長。

麗群 女。高級會計師。曾任江西省宜春地區財政局副局長、福建省財政廳處長、審計廳廳長。現為廳級巡視員。

敏群 福建省衛生廳婦幼處處長。

益水 福建省水電廳辦公室主任。

家東 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

家榕 福建省地稅局副局長。

和仕 原福建省地質局高級工程師。福建省地礦廳機關黨委書記。

和平 原福建省地質局高級工程師,福州市糧油儲運公司黨委書記。

履綏 黃浦軍校畢業。原國民黨青年軍上校團長,曾選任長樂縣政協委員。

國祥 海軍軍官學校畢業,國民黨海軍陸戰隊中校軍官,定居臺灣。

國麟 臺灣軍政大學畢業。國民黨海軍準尉軍官,定居臺灣。

學海 博士,就職日本大阪大學。

贈謙 僑居緬甸仰光,長樂同鄉會會長。

世明 貫青橋,居東關,旅美。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

潔  北京大學畢業。博士。旅美。

偉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碩士。旅美。

平  上海中國紡織學院畢業。碩士。旅美。

剛  清華大學畢業。博士。旅美。

錚  清華大學畢業。博士。旅美。

功  北京大學畢業。博士。旅美。

書聖 詩豪子。長樂市醫院副主任醫師,旅美。

竹  又名容舟,祖籍尤溪,生於福州。1947年 9月至1949年 6月就學於復旦大學社會系,積極參加學生運動,為系學生會幹事。曾被上海市國民黨警備司令部逮捕。上海解放後獲釋參加南下服務團,歷任福建人民革命大學青年千事、長樂一中教導處副主任、福安專署教育局視導組組長、長樂一中教導主任等職,1960年 7月起任長樂一中副校長,主持教學工作,為長樂縣教育事業,為長樂一中跨人省重點中學作出了貢獻。“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於1968年 8月17日含冤辭世,終年四十二歲。1979年 3月17日,中共長樂縣委召開追悼大會,為之平反昭雪。

讓煊 福州人,貫長樂。原為長樂第一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長樂人大。常委會第八屆常委,政協第四屆至第八屆常委,離休幹部。

文華 福州人。原長樂第一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新賢 貫永春。廈門師範學院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歸僑僑眷知識份子。

孝銘 貫福州。福建師範學院數學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齊春 貫福清。泉州師範學院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震旦 貫莆田。福建第二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長樂師範(現為長樂高級中學)校長,高級講師。

峰  貫平潭。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長樂高級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柏訓 貫福州。建陽師範專科學校中文專業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秀霖 貫莆田。福建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長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

愛玉 女,貫福州。福州幼兒師範學校畢業,長樂市吳航中心小學教師,小學中學高級教師。

金茂 貫福清。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音樂文學學會會員。現為長樂市十三屆人大常委、《長樂報》常務副總編、長樂市文聯副主席、長樂市文學協會會長。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詩作曾獲《福建文學》佳作獎和“施學概詩歌獎”等。出版有《陳金茂抒情詩選》。除寫詩之外,還致力於童話、影評、散文隨筆以及歌詞的創作。

寶松和尚 俗名陳開熙,貫長樂,生於福州。二十七歲出家,于鼓山湧泉寺受戒為僧。曾任雪峰祟聖寺、檳城極樂寺及林陽寺住持。當福州開元寺被強行當作監獄時,民國三十年寶松挺身而出,為恢復名刹向當局交涉,並終使古寺重光。民國三十六年在開元寺創建佛教醫院。翌年,為募資擴建開元寺和佛教醫院而遠渡南洋,居留海外。先後棲身于新加坡極樂寺、馬來西亞明遠蓮社。1962年移居錫怡保東蓮小築, 7月29日子夜,發願祈禱世界和平,消彌核戰爭,率徒廣稀一同捨身自焚。

 

[01]二隅六圖

東隅 舊名德政裏。宋元枯三年,改名賓賢裏。統圖二。一圖,鼇頭村、井下、井尾、利洋、嶺口、上湖、主山裏、南門、油航尾。二圖,東門兜、司馬裏、太平橋、溪上、溪下、虎埕頂、府巷、上高前、城隍溪、下櫓橋、沙坊兜、石獅頭、都憲坊。二圖共二十二處。

西隅 舊名德政裏,宋併入賓賢裏。統圖三。明弘治十五年新增圖一,計統四圖。一圖,鼎新坊、對門井、生祠村、樣厚村、縣前、西分司、十洋街、射圃崎、二十四間厝。二圖,高隍巷、坊口崎上、坊口崎下、西門、九德橋、鹽倉兜。三圖,石椅裏、大埕銜、綠衣巷、平政門、三膠街、社學前、打銀裏、九使樓、洪塘渡頭。四圖,大道頭、崎後、裏仁、厚德、長洋、石門裏、寶溪、龜宿、五竹。四圖共三十二處。

[02]五第

天官第 宋慶元初宰相陳勉之自強府第。

岳伯第 明正德初布政使鄭禹范錫文府第。

地官第 明正德間戶部主事鄭源渙(錫文子)府第。

觀察第 明嘉靖按察司陳見庵複升府第。

司馬第 明萬曆兵部侍郎陳幼溪省府第。

[03]十八裡

司馬裡 下林裡 上林裡 下鄭裡 聚寶裡 桃源裡 衙 裡 衙前裡 柳耕裡

土庫裡 鎮海裡 金銀裡 梅軒裡 打銀裡 社學裡 主山裡 祠山鋰 射圃裡

[04]十三街

十洋街 西街 西門新街 北街 城隍街 阜民街 興賢街

南街 東街 嶺口街 河南街 上街 下街

[05]十四境

梅龍境(乙溪境) 鼇峰境 溪口境 龍津境 鼎新境 三合境

汾陽境 十洋境 射圃境 祥厚境 衙前境 高隍境 坊口境 登瀛境

[06]二十巷

後阪巷 大園巷 東賢巷 府巷 虎埕巷 儒英巷 太平上巷 太平下巷 金厝巷 湖井巷

五通巷 楊井巷 陳仔巷 上巷 下巷 衙裏巷 高隍巷 塔頭巷 坑尾巷 綠衣巷

[07]十八橋

資聖橋 在縣後水關之上,上接六平溪,下通阜民橋。舊有寺。

阜民橋 在縣後水關之下。上接資聖溪,下通下櫓橋。明隆慶間造。清乾隆四年,大水沖塌。    二十一年,裏民重修;二十四年,複造。

下槽橋 在縣東舊六平門外。宋元佑間裏人陳毅造。上接阜民橋水,下通永濟橋,上蓋有五顯祠。乾隆九年邑諸生陳鶴鳴倡捐重修。

永濟橋 在縣東儒學前,又名達道橋。元佑間造。上接下櫓橋水,下有二橋:一在祠山廟旁,一在水關內。引港水由水關入文洽浦。

南陽橋 在南門內所憩亭西。上有石欄。明隆慶六年造。

陽春橋 在縣南關外西南。接永甯橋水,上達文洽浦。旁有石碣,鐫“明萬曆辛卯裏人陳省造”,嗣壞。清乾隆二十四年知縣捐造,並砌兩岸。

馴雉橋 亦名躡鼇橋,與陽春皆南達鼇山。陳省手創。

拱鼇橋 東達鼇山。陳省建。省賦載:“陽春,馴雉,建自予身,拱鼇東出,三橋並新。”

太平橋 在縣東,唐上元初造。上接芝山水,下通普照橋。弘治間傾圯重造,更名豐泰橋,俗呼觀音橋。嘉靖三十四年複圯,隆慶五年更造,上建亭,改今名。為縣級保護文物。
迎春橋 在縣東門外。上接鐵爐溪水,下達普照橋。明隆慶間造。旁有碣鐫“迎春橋”三字。

利行橋 即中橋,在縣東嶺口洋中。上接九溪山水,下入河頭浦,後圮。乾隆十九年,裏人陳亨平捐造,易今名。二十六年,陳亨平重修。後人又稱亨乎橋。

普照橋 即紅橋。在縣東河頭洋。宋治平間,僧光覺造。旁有泗洲石小塔,夜點長明燈,因名普照。上接太平九溪諸水,下通永寧橋。嘉靖十七年圯,二十年鄉民重造。乾隆二十四年坍壞,知縣重修。

永寧橋 在縣西南半裏許皇華駐節亭前。舊名奎橋,又雲庵頭橋。成化十九年橋圯。弘治四年知縣潘府重造,故又名潘公橋。嘉靖三十八年,倭寇至,官毀之。隆慶六年,建亭橋上,更名永寧。

務西橋 在縣西,或雲塢前。宋淳熙五年,裏人陳自得造。上接畫眉台金鬥坑溪水,下通柿浦人馬;

柿浦橋 在縣西臨江滸上。上接塢前橋水。舊有石樑,後築城立水關於此。

塢前橋 在縣西柿浦橋之上。

利涉橋 在河南街。

新橋  在縣東龍津坊。元佑三年造。

[08]新市:

西區市場 河下街市場 西關農貿市場 下櫓橋市場 汾陽市場

[09]新公園

鄭和公園 南山公園 江濱公園 河濱公園 北門公園 六平勝景

[10]新橋

紅旗橋 南山橋 奎橋 鄭和橋 三峰橋 河陽橋 西關橋

西關二橋 十洋橋 朝陽橋 裏仁橋 延瑞橋 會堂橋

[11]長樂師範學校已於2000年秋季改為長樂市高級中學。

[12]芝山樓十景

鼇峰霽月 雁塔晴霞 松林鶴唳 花塢鶯啼 芝山櫵唱

江浦漁歌 城樓更鼓 泮水書聲 湖井甘泉 溪田稻香

[13]汾溪十二景

古寺鐘聲 塔峰晚照 鹿岫歸樵 龍潭坐釣 芝山吐月 松澗噴泉

沙痕砧石 松蔭板橋 水郭拖嵐 菜哇挹露 夜雨春聲 夕陽笠影

[14]蘭茗峰或雲為隱屏峰

 

第二輯航城篇

2.1 航城鎮
長樂市轄鎮。位於市西北郊。東據吳航鎮、鶴上鎮,西瀕閩江與馬尾、閩安相望,西南界營前、首占兩鎮,東北毗潭頭鎮。東南部舊屬善政鄉賓賢裏、德政裏、二難鄉祟聖裏,西部沿江原屬閩侯縣的光俗裏、江左裏,1934年並人長樂縣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城關鎮、城關區、第一區轄,1956年春改設城關鎮。1958年 9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城關鎮及所屬西關、十洋、東關三個大隊析出另設縣直轄鎮吳航鎮後,1982年 9月城關公社更名為航城公社,1984年 9月撤社改鄉,1992年 1月改鄉為鎮,即航城鎮。

航城鎮總面積五十七平方公里。域內山多田少。山地丘陵多集中在東北部,分佈于石屏、石龍、石燕等村。大埔尾、螃蜞山、首石山、六平山等為主要山峰。西北依六平傍首石,四峰羅列屹然如峭者是四明山,狀若金雞昂立者是金雞山,形似神龜眠宿者是龜宿山。前人過龜宿山村有詩雲:“籌峰之陰有小村,或呼龜七或龜宿,看來稱謂非無因,七阜如龜起還伏。星羅棋佈顯精神,造物鐘靈信不獨,一山走竄一山回,溪曲坡平堪聚族。沿途躞蹀雜牛羊,繞屋扶疏間松竹。十頃馬江迎面平,百仞籌峰負背肅。風急天高四大空,掃盡紅塵十萬斛,夕陽西下鳥倦飛,仍戀溪山獨往復。”今日登諸山,航城崛起,街巷縱橫,樓宇林立,呈萬千氣象;閩江翻峽,帆影濤聲,水光山色,舒無窮變幻,美景盡攏眼前。山腰林木以松木、相思林和雜樹為主。西南部為上長樂江濱沖集平原,河港交錯,水土肥沃,利於農業生產和水路運輸。名著我國航海史的太平港貫穿而過,東接河下江,南匯營前港,西通洋嶼港,注入琴江、馬江,沖金剛腿而奔騰入海。

本區經濟,水稻、蕃薯為主要糧食作物。水稻以優質高產著稱。甘蔗和果品生產具天時地利條件。原長樂縣最大的國營長樂糖廠就建在航城境內。寒岩一帶昔曾盛產荔枝。江岸埔坳曾遍種桔子樹。新時期建築、商貿、交通、運輸業等都有較大發展。新建的西(西關)澤(澤裏)公路蜿蜒二十多公里,可通達昔日旗下水師營、奇特的北方方言島琴江滿族村,洋嶼雲門山雲門寺,自然名勝金剛腿,僑鄉象嶼、猴嶼、浮岐,漁區福星和閩江口濕地。沿江沿線風景如詩如畫,開發閩江南岸人文風光之旅,條件得天獨厚。

由於航城地處新城區的拓展點,華能福州電廠等數十家規模以上企業集中本鎮,峽漳線、凱撒線及羅長高速公路橫穿本境,裏仁工業區、人民廣場、車裏垃圾場等市重點項目紛紛落戶,航城的發展前景令人注目。

航城鎮政府駐地在解放路,現轄十七個村。總人口一萬一千多戶,三萬三千多人。其中有陳姓聚居村十三個,人口一千五百九十九戶,五千五百七十三人。

為農 高級農藝師。

光大 福建師範大學政教系畢業,壽甯第一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武仁 南昌陸軍學院大專班學歷,福建省財政廳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傳松 福建省委黨校理論大專班學歷,福建省團校校長。

大埔尾

長樂市第一高峰。位於市區西北部航城鎮石屏村,是縣城的天然屏障。是著名的金鐘湖古火山所在地。該古火山發育于長樂——笏石斷裂帶,形成于晚侏羅世中晚期,現已演化為橢圓形低緩凹地,中央部位突起六百四十六點三米的錐形山,即是大埔尾的主峰,四周由一系列側火山口組成環形山脈,盤亙五十公里,呈南北走向,有公路逶迤盤旋而上。峰南側有硯潭、首石、六平諸山和金鐘湖、灣下樓、澳裏、石門裏等散落小山村。北坡連複老山、大寨山和十八股、張朱、閩縣、過嶺、高浮潭等村莊。東與潭頭鎮岱西村接界,西續廣礦墓、雞角尾等山並與石燕、考溪、燕洋等村莊毗鄰。山村之間羊腸曲徑相通。日常山嵐濕氣較重,冬春多霧,氣溫偏低。但晴日裏登峰眺望,鼓山、旗山、五虎山、烏龍江、白龍江、馬江、琅岐島和萬頃波濤中的馬祖列島等等盡萃眼底。是扼守省城東大門的軍事要地。

 

2.2 裏仁

航城鎮轄村。舊屬善政鄉賓賢裏,元為西隅四圖,裏仁境。位於市區西北郊,東鄰西關村,西毗五竹村、洋嶼村,東北與石燕村接壤,南臨太平港與下朱、貴山、五裏洋、霞洲等村相望。由裏仁、後德、浦頭山、長洋等自然村組成。

裏仁村史約可溯於明末。再往前應為太平港的避風港,從有地名浦頭山、泊船浦,寺稱望江亭和出土大鐵錨、大竹索等可窺見一斑。村枕山面水,呈簸箕狀。山有金雞山、獅頭山、牛頭尾、豬母沙、長洋山等。村前良田美港,後山林果連片。交通便捷,水路通下洞江,陸路凱撒線貫村而過。

後德自然村,原住村人。大躍進期間辦畜牧場,村人分遷裏仁、長洋。畜牧場解體後創辦了農業中學,現為城關中學和職專學校所在地。

現有陳姓各支系:

古靈陳,由岱邊遷來,堂號“三桂堂”。

雙江陳,由城關上巷遷來,堂號“三桂堂”。

取青陳,由青橋遷來,堂號“聚德堂”。

玉溪陳,有兩支,裏仁本村由鶴上下堂遷來,堂號“德星堂”;長洋,由鶴上仙樓巷遷來。旅居地有香港特區和美國、日本、英國、西德、荷蘭、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寶坤、寶述、寶棋三兄弟一家二十多口在美經商,曾多次捐資村公益事業。

域內有市、鎮規劃開闢的長樂市里仁工業開發區。

村辦有幼稚園和小學。

天仁 裏仁大隊副大隊長。1963年福建省先進生產者。

尚賢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電子電腦技術應用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

 

2.3 籌岐

航城鎮轄村。舊屬光俗裏,俗呼鐵岐。位處閩江南岸營前港與洋嶼港之間,東鄰東安,西瀕江,南毗五裏洋,北接洋嶼。轄籌岐,馬宅頂等自然村。

籌岐有港籌東港,又名籌江。港址所在岸段,背負鼎後山,左連葫蘆山,右有籌山環衛,對岸海拔六百米的紅山挺立,周圍護港條件好,水深港闊,距岸百米的航道水深四十一米,可利用岸線千米左右。清光緒二十八年,英國亞細亞煤油公司在港岸占地二十餘畝建造油庫,抗戰時為日軍飛機炸毀。

八十年代,籌東港開始得到開發利用。1983省海洋捕撈公司在此建油庫和碼關。1985年全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占地一千四百二十一畝,裝機容量一百四十萬千瓦的華能福州火電廠在這裏興建,一、二期工程分別已於1988年和1999年投產發電。港區建有千噸級和萬噸級泊位碼頭各一座。主跨度六百零五米、總長二千五百九十米的青州大橋由籌岐馬宅頂穿過。

本村主要以王、管、嚴、陳等姓村民組成。陳姓由縣城溪下祠陸支系遷來。

 

2.4 馬宅頂

籌岐村轄自然村,又名馬踏頂、馬鞍頂,《閩侯縣誌》稱籌岐東坑。北連籌岐本村,南毗五裏洋,西臨閩江,東鄰霞洲村。村落地勢居高臨下,閩江、馬江、青州開發區等盡收眼底。
始祖玉溪陳支系,由鶴上後阪房遷來。

由於建造青州大橋,該村已舉村拆遷在市區航輝居轄地建龍井新村。

 

2.5 洋嶼

航城鎮轄村。舊屬江左裏。位於閩江下游南岸,是烏龍江、白龍江、馬江三江交匯口的重要村族。東臨太平港,西毗琴江村,北鄰後安村,與北岸閩安對峙。背負鶴山,扼守三江,形勢險要。由陳、鄭、林等多姓聚居共處。陳姓分由嶺南、壺江、雲路、文石、古靈等地遷來。

洋嶼是著名的僑村,旅外華僑和外籍華人總數達一千五百六十七人。播遷於美國、歐洲、東南亞各地。村民安居樂業。素來推崇文化知識,重視教育。民國十九年所辦的洋嶼保第二國民學校,原名鶴山小學,辦在洋嶼城外。

改革開放以後,洋嶼對民居村建作了規劃,拆除了露天糞池和垃圾堆,起建五座水沖式公廁和小公園四處。五十幢新居樓,排列有序,拔地而起。村民集資相繼建成了雄偉的禮堂,寬敞的村居民委員會會樓,花園式的敬老院,合格的小學和幼稚園。村綠化地綠樹蔭蔭,青草茵茵,水泥路縱橫交錯。村被評為福建省文明村。陳氏支祠建於2000年。福州明達電廠建於鶴山西麓。

洋嶼碧水丹山,風景可圈可點的有雲門山、雲門寺和馬江、琴江等景觀。雲門山峙于江表,呈雲翔鶴舞之勢,故又名鶴山。山多松竹泉石之勝,景色清幽,山裏歷代建有雲門寺、朱子祠、文昌閣、天后宮、廣興堂、修身堂等名勝。

雲門寺,宋紹興初大慧宗杲禪師居山樂道處,嘉定間建寺。永樂中鄭和下西洋留居長樂,數登雲門山,修雲門寺,塑觀音像,賞玩雲門十五奇景。寺周的塑像觀音堂、彌陀岩、泗洲岩、獅子岩、坐禪石、石門篷、五色泉、望佛石、仙掌石、琴嶼、雙魚嶼、楞迦室、吸江亭、妙喜庵等被稱為十五奇。妙喜庵原有宋孝宗賜額。

據《高憎傳》記載,雲門寺高僧除杲禪祖師,還有雲門寺發明十三憎之一的祖元大師。祖元大師風骨清臒,危坐終日,妙喜目為元枯木。

雲門寺留有不少詩文勝跡,摩岩石刻琳琅滿目。如宋雲門高僧永安《石篷》詩雲:“路繞懸崖萬仞頭,擔泉帶月幾時休?個中撥轉通天竅,人自安閒水自流”。又有彌陀岩,元護軍參謀陳弦詩雲:“城南野寺草萋萋,老去登臨舉不迷。黃菊有情留客醉,青猿何事向人啼?長江落水孤帆遠,古道寒蕪匹馬嘶。願得相從休物累,頻來此地共幽棲。”新中國成立後雲門寺幾經修建,1986年列為縣級保護文物。

洋嶼天后宮建於明崇禎間,雍正七年,建水師營時重修。

雲門山南向有洋嶼港,位於下洞江右岸江海交匯區,港闊水深,與馬尾港一水相連。下洞江、洋嶼港都是鄭和下西洋龐大船隊停泊的太平港的組成部分。1982年洋嶼航運公司貨輪首航香港。五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政府和沿江人民進行防洪工程建設,興建了排洪擋潮閘。洋嶼港水閘是與營前港水利工程相配套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包括五孔排洪納潮閘,一孔船閘,五百三十米引水港道,近一千五百米防洪堤等設施。這一工程與營前港水閘形成了長樂閩江沿線統一的防洪擋潮體系,在防洪、排澇、內河航運、淡水養殖、農田灌溉和城市排汙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憲周 字時夏,號鶴溪。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進士,選海城縣令,“不枉一民,不名一錢”。卒於官,邑人賻之,乃得歸葬。喜為詩,詞清句麗,得閩中詩派其宗。著有《鶴溪集》四卷。較場至長洋村三石板路由憲周侶築。

顯亮 字哲臣。光緒元年舉人。

香宮 中國人民解放軍零零一九部隊水兵師戰士。1952年10月犧牲。

茂佺 原國民黨陸軍中將。1996年捐資一萬美元建洋嶼敬老院,1998年捐台幣二十萬元助建老人活動中心,夫婦還出資二十萬美元,創立基金會,為貧困學生和無依靠的老人提供資助。其子繼德留美,獲博士學位。茂佺卒後葬于五竹柴關山,墓碑刻有蔣經國題詞。

茂餛 茂佺胞兄。生前從事教育工作,曾為長樂縣政協第三、四兩屆委員和長樂旅台同胞親屬聯誼會副會長。

就順 旅居美國,捐資三十萬元建洋嶼小學就順樓。捐資二萬元籌建陳氏長樂海內外文化聯誼會。

祖霖 旅美僑胞,投資興建惠航大廈。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