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長樂陳氏鄉情 《六》

作者:  來源: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長樂陳氏鄉情 《六》

》《》《》《》《》《》《》《》《》《》《十一》《十二》《十三

7.2 仙街.新覽.岐陽

仙街.新覽.岐陽是鶴上鎮治連成一氣又相互獨立的三個村,是長樂陳姓聚居的大鄉村。位處鶴上鎮西北部,東接旒峰,南連沙京,北毗潭頭岱西、金峰首台,西抵吳航東關。舊屬善政鄉仁義、招賢、永勝三裏,元為十三都,統六圖。明嘉靖間並為五圖,清、民國仍因之。五圖計統十三村:一圖,石埕、巷口、嶼後。二圖,後阪、仙樓。三圖,庵前、過橋裏、後園。四圖,新坊、腐井。五圖,岐頭、壟下、榕溪。民國後期行保甲制,設聯保,隸鶴雲鄉轄。1953年冬起,一直是鶴上區(鄉、公社、鎮)所在地。文化大革命中三村曾分別被改名為先鋒大隊、立新大隊、朝陽大隊,至1982年 9月恢復了原名稱。

仙街現轄有後阪、豆腐井、仙樓、雲街、石台、巷口、西裏、阪乾、光嚴前、溪門裏等自然村點。

新覽現轄有覽廈、新光、後園裏、嶼後、過溪等自然村點。

岐陽現轄有福廷、新厝、庵前、下劉山、橋裏等自然村點。

連田洋以枕山脈,越鶴嶺或穿公路而進市區,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傳陳氏先人肇遷於巍巍鶴山山脈南麓,登山攬勝,但見飛瀑決雲,躍鯉仰泉,鶴(鶴峰)翔,馬(馬山)馳,豹(豹峰)踞,龍(龍潭)騰,一派生機,言象紛呈。山下平原沃野,田洋千頃,洋中顯“⊥”型大港,即史稱的岩湖。先祖賢哲,于豎筆旁辟清壟池作點,化“⊥”為“上”,故取名鶴上。以後便以玉溪為本脈,衍發了仙街、新覽、岐陽等眾多的村莊。周邊長期聚諸姓而居,昔有東七小姓和西七小姓之說。東:盧、薛、侯、黃、林、郭、吳等;西:徐、謝、李、戴、王、張、練等。依山面洋的陳姓則為這裏的大姓旺族。始祖籍出河南省汝寧府光州固始縣,五代後唐中原板蕩,隨王審知人閩,流傳太尉之後顯系衍派——玉溪、雙江兩個支系。

玉溪支系——唐天祐四年( 907),一世祖十五府君資始,移居長樂紫微峰招賢裏雲洞東側之玉溪,繁衍後庫、仙樓、後阪、冠峰、星井、石台各支派。後晉天福間(936—944)有太尉第五子逄世襲太尉,子仁靜肇遷鶴嶺。

雙江支系——喬遷巷口。後因無嗣,由石台第十七世祖穀忠招贅巷口,後改名谷旦,繼承宗枝。

新中國成立以來,三村人民在農村變革半個多世紀的艱辛過程中,積極探索,做出了許多貢獻。1956年合作化期間,仙街是省、縣農業合作化試點社;石台陳孔奇農業高級合作社,是長樂縣重點社,1958年是福建省實現土地田園化重點隊,水稻淺水科學灌溉重點隊,縣推廣水稻紅萍肥田重點隊。原中央水利部部長傅作義、福建省委書記葉飛等領導,都曾在仙街視察和蹲過點。八十年代發展鄉村企業,辦有金屬加工、飼料加工、羽絨製品等企業。學校古有紫薇書室、嘉會堂等,今區內布有鶴上中學、鶴上中心小學、仙街小學、岐陽小學、鶴上中心幼稚園。

仙街、新覽、岐陽三村山水相依,土地連片。後山峰巒起伏綿延,林木蔥蘢,鳥語啁啾,生態環境宜人。由此遷徙至閩侯螺洲、鏡上,順昌元坑東郊,本鎮沙京上陳、北山塘邊裏、程陳,金峰陳店、表賢、前廈,湖南、丕寬頂、古槐井門、吳航各村居、潭頭十坪上、文石、江田三溪陳朱、湖南鶴上涸等地,大的村今已蕃衍上千幾百戶,小的幾十戶。旅外有港、澳、臺地區和美國、加拿大、荷蘭、日本等國家。

三村旺族,名人英才代不間斷。

壽朋 字天固。北宋祟寧二年特奏名。諸州文學。

通與弟靈 玉溪初祖資始四世孫,傳曰有道術,能興雷雨,除邪祟。北宋宣和中召至京,符咒輒驗,徽宗悅之,俱封王爵,並誥贈其父。裏人稱兩世三王者肇此。歿後,鄉人建靈通祠於鄉之東墘上境祀之。

夢良 字與叔,桃坑人。朱熹避偽學禁,主其家,從受業。朱子題聖經於其子室。學者稱烏門先生。室圯後裏人就其地立祠,祀朱子,配以夢良。

覺先 字次公。淳熙五年戊戌(1178)進士。朝散郎。

纘  字似公,《閩書》作纘先,覺先從弟。先登武舉,再登淳熙八年辛醜(1181)武進士,後登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進士。兩淮運使。

綰  字正卿,纘從兄。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進士。知德慶州。

絯  字崧卿,綰兄。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進士。通直郎。

縝  字致公,纘兄。南宋紹熙四年特奏名。提幹迪功郎。

淵  字似元。慶元二年特奏名。

淑  字子嘉。慶元二年特奏名。

旦  字應辰,慶元二年特奏名。

祖  字富文。明洪武四年,以明經薦授新繁縣丞。傳說,道遇嫗哭甚哀,問之,曰:“夫與子俱喪,止余一孫十歲,昨為大蛇所吞。”祖令具狀移牒城隍,限日敕蛇至公庭。及期果有群蛇集庭下,祖諭曰:“無干者退”。獨一大蛇伏不去,祖命磔之。遷光山知縣。一日,有群葉旋舞不下,一葉落案上,取視,旁若有竅,令吏隨葉跡之,果有屍,祖曰:“殺人者,葉孔也。”捕得之,果伏辜。尚書開濟薦祖自代,未及用而卒。祀鄉賢祠。

輝  字則實, 十三都人。永樂五年,以人才薦,授內閣中書。

聰  字有臨。永樂十三年乙末(1415)進士。行人司行人。

德隆 字仕美,明景泰七年儒士中式。曆浦江、曹縣、上海、新建四學教諭近三十年。清修飭已,以師道自任。弘治五年六十歲致仕歸。關心家譜,始輯玉溪陳氏譜牒。以資始為玉溪陳氏始祖。自序之。縣誌存有《嘉會堂銘》。八子中領鄉薦者三,登甲榜者二。卒年七十二。

俞  字彥景,十三都人。宣德元年舉人。無錫教諭。

宗泰 字魯夫,十三都人。成化十年儒土中式。樂平教諭。

謹  字允常,德隆子。弘治五年舉人。東昌同知。以子豫章贈奉政大夫。

讓  字允恭,一字半陶。德隆子。弘治八年舉人,授石城令。以廉明稱,三載報政。時劉瑾竊柄,遂棄官歸。

秋鴻 字道南,俞孫。弘治八年舉人。應天通判。

文試 字道衡。弘治九年丙辰(1496)進士。授臨川令。首除豪猾,政聲大著。擢監察禦史。時孝宗勵精為治,樂聞讜言,上陳敬天、修學十二事,多見采行。所舉劾,咸允時論。

談  字允默,一字鶴峰,德隆子。明正德三年戊辰(1508)進士。官刑部郎中,十四年武宗將南巡,苦諫被杖瀕死。左遷兗州知府,賑窮懲暴。後以病乞歸,道卒。以子豪贈亞中大大。祀忠義祠。

豫章 字志賢,謹子。正德五年儒士中式,亞魁。潮州通判。初知仁化,重學校,建義倉,守方而政惠。以憂歸,民奔送涕泣。

廷用 字希節,十三都人。正德五年舉人。蒼梧知縣。

鑾  字允和,德隆子。正德十四年舉人。霍邱知縣。

贊  又作攢,字允楊,一字三峰。德隆子。嘉靖二年癸未(1523)進士,為戶部郎中,遷湖州守。廉潔自持。擢貴州兵備道副使。致仕歸,足不入城市。

捷  字仲遲,明嘉靖八年己醜(1529)進士。國子博士,授湖廣嶽州府學教授,遷戶部陝西司主事,曆員外郎,升廣東按察司僉事。

豪  字志興,一字肖鶴,談子。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進士。授新昌令,以卓異召拜禦史。諫複河套,被杖。出備兵外藩,以病歲祲,為食亶粥濟民。所著詩文,為時所誦。

複升 父有斐,號閣齋,仙樓巷人。複升後寓居縣城。事詳《吳航篇》。

伯懌 字本中,豪子。嘉靖間,閩廣倭警,乙太學生策于開府,累建大功,官至湖廣副總兵。又在遼東上屯田方略,稱旨,詔通行北地。

鳴石 字體魁,號若雷,德隆五世孫,鑾曾孫。族鼎盛,鳴石獨甘恬淡。崇禎六年舉於鄉,次年會試副榜。魯王人閩,授禮科給事中。時方播越,鳴石獨正色立朝。魯王敗,杜門掃軌,不入城市。著有《竹溪前集》、《抱冰集》共四卷。

欽襄 字貞朝,自號過有,德隆五世孫,謹曾孫。崇禎九年舉人。生平攻苦,自成一家言。律身耿介,常若不及。

玉驥 字良元,一字閑功。順治十四年舉人。犍為縣知縣。父日興,字起凡,贈文林郎、犍為知縣。

光明 字茂學,一字緝軒,榜姓何。雍正七年舉人。孝友端方,式化鄉間。裏中諸山,舊無草木,明令族人遍植松柏,人懷其蔭。

鶴鳴 字亨鑾。邑諸生。以子逢泰贈修職郎、廣東新安縣丞。

逢泰 字利軒,一字中台,雍正十三年副貢。廣東新安、大鵬、湖南衡陽、長沙縣丞。乾隆間分修邑志。嘉慶十四年,以子奇鎧贈修職郎,為餘縣學教諭。

聰均 字茂祿,乾隆九年武舉。營生,邵武千總。

鐘華 字手詔,一字峙南,光明侄。乾隆十八年舉人。

奇銑 字茂鐘,一字曉幢,逢泰子。才高學飽,器識不群,乾隆三十年舉於鄉。受知劉諸誠相國,目為第一人。七上公車,五薦不售。以家貧親老,選山東富國場鹽大使。閑曹偃蹇,常鬱鬱不得志。解官歸,作《落花詩》百首以自況。居林下十餘年,足不出戶庭,唯怡情詩字,字學二王,詩近七子。著有《鑄硯齋詩集》二卷。

奇鎧 字茂介,一字函西,逢泰子。乾隆四十二年舉人。歷任上杭、安溪、建陽教諭。持躬端楷,誘掖多方,以老致仕,卒於家。子聲雷,字於奮,一字豫川,嘉慶二十五年恩貢;
士漢,字於淮,一字岵思,道光二十四年副貢,議敘訓導。

應龍 祖居玉溪。乾隆五十七年亞魁。

聲遠 字於望,一字鳴臬。嘉慶三年舉人。興化訓導。

茂嗜 勇於義,舉家菇素,罄產侶修梁公橋。

玉堂 字丕闊,號闐臣。善畫山水人物。

應元繼室林氏 性淑慎,處妯娌以和,待婢僕以恕,又好施窮乏。子二:長瑞漢,附貢;次瑞麟,字尚理,一字玉書,咸豐九年武舉。林氏孫、曾多有聲庠序。壽一百二歲。

贊圖 原名葆康,字彥奎,一字直齋,又作迪齋,鶴上人,省居。同治九年舉人,光緒二十年丙子(1876)進士。

紹棠 號雪庭。光緒二年舉人,三年丁醜(1877)進士。署廣東海豐,增城、新甯知縣。祖枝芳,誥贈中憲大夫;父際堯,誥封中憲大夫;叔際風、際華、際虞貝也 封奉政大夫。

貽香 字蘭畹,省居。光緒九年癸未(1883)進士。

鎮國 光緒十九年武舉,二十四年戊戌(1898)武進士。欽點御前侍衛。

耀媯 字省吾,號惺廬,鶴上人,省居。光緒二十九年舉人。日本法政大學畢業。吏部稽勳司主事,廣東合浦縣知事,入福州說詩社,有《還珠簃隨筆》、《近體分類詩鈔》、《宋十家古體詩鈔》。

傑  仙街人。閩中遊擊隊隊員。1949年3月犧牲。

發昌 仙街人。長樂縣公安戰士。1952年犧牲。

興湘 仙街人。海軍零六八六部隊戰士。1961年犧牲。

孔雙 仙街人。海軍工程兵八團一營四連副班長。1975年6月犧牲。

孔奇 石台農業生產合作社社長,1955年福建省農林業勞動模範。

振木 岐陽大隊支部書記,1956年福建省先進生產者。

嘉霖 北京地質學院探礦系畢業,冶金部第二地勘局副處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江  華東水利學院畢業,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小浪底分局黨委副書記、高級工程師。

雪金 女,福建農學院園藝果茶專業畢業,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福州市第十屆人大代表。

志  女。福州市第十八中學高級教師。

健  福建省電力工業局設計院副院長。

文  福建省水電廳辦公室主任。

天泉 福建師大中文系教授。

日華 福建省水文總站高級工程師。

美雋 女。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棣園 福建省輕紡工業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思鏗 中國輕工機械出口供應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其卿 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化學系畢業。現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三等獎兩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中國發明專利獎一項。享受中科院管理人員突出貢獻津貼。

庭詩 貫鶴上,旅居臺灣。八歲失聰,十三歲學書畫,抗戰時期以版畫知名。曾參加1946年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全國木刻展覽。其作品涵蓋書法、國畫、版畫、鐵雕、壓克力畫,並擅詩詞、攝影等。多次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舉辦作品個展和國際聯展。1984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在臺北主辦“臺灣六畫家作品展”,1987年在臺灣成立“八風禪石會”,均推之領銜。

永香 原中共長樂縣委常委、縣公安局局長,離休幹部,現為長樂市海內外陳氏文化聯誼會顧問。

忠鐘 福建省審計廳處長。

秀英 女。福建省建委正處級幹部,曾兼任省建設政研會秘書長。

振環 字以鐸。碩士。編輯。福建省技術處處長,主編《21世紀辦公自動化簡明教程》;主持設計、建設福建省政府新辦公樓智慧化系統。現任福建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任。

廣根 原中福公司總經理,現在上海從事房地產開發。

文釗 甯德地區職工教育辦公室主任。1986年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

磊  美國疋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藥理學博士,臨床醫學博士。

鶴上地域廣袤,村落密集,風景優美,勝景古跡繁多。

龍潭曉瀑

吳航十二景之一,在鶴山白龍潭。懸瀑數十仞奔瀉而下,聲若雷鳴。下有鯉魚墩昂首朝飛瀑,呈欲接吸飛泉之狀。每值煙光籠翠,微雲接漢,一派銀潢,在若隱若現之間;其或朝暾啦曬,澄沏映射,則陸離璀璨,宛若長虹掛空,彩練飛舞。

翠薇峰

與豹峰、天馬峰並峙,為三峰,發脈降靈,世出節義文章,副使陳祖居其下,教諭陳德隆八子五登科,子陳贊因以三峰自號。

紫薇峰

峰半有白龍潭瀑布泉,昔有紫薇棲生其上,與東方仙人峰相對應,為三台左右輔。三台下有雲氣吐納故稱雲洞。

鶴嶺

在本境西邇縣治東,其狀類鶴,上有四朝寵命坊、宋探花張鎮立魁龍碑、金舍人廟,廟前潭水碧綠,原有白龍院,故稱白龍潭。

玉溪

原為黃弄溪。源出翠薇峰,淙洄澄沏,不激不徐,南通于普塘沙京港,有斗門閘為界,以障水利,溉田四十多頃。

小壩溪

源自瀑布泉。中立三瓣石,以界水流,東二瓣流入東洋溉田,西一瓣流入西洋溉田。至今仍見水利效益。

龍石

在東填支祠前,平地突起,形似龍首,潤如青璧,與凡石異,高四尺餘,含抱地下,深闊莫窮其底。陳姓宗支,子孫科甲蟬聯,俗世傳為“風水石”。

象橋

源自龍潭泉流。明正德三年造,又名梁公橋,為北鄉來往大路。清雍正十一年,大水橋圯,裏人重造,增高三尺。

劐溪橋

水源由象橋而下,光嚴寺僧造,又名盧頭橋。

寶溪橋

宋寶元二年造,舊稱浙溪橋。

玉溪橋

在玉溪上,陳氏宗祠旁。

九頭馬

清代民居建築群之俗稱。位於岐陽村馬山下。村人利煥父子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因在建中欲圍入九塊突兀如馬的岩石而得名。占地約一萬五千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東西寬、南北深各一百二十余米。整體座北朝南,背山面野,構制追求變化,大小錯落深淺有致,五列五進二十二落不雷同。列列間隔夾填防火牆,框門相通,內牆套飾杉木牆扇,冬暖夏涼。四周配有六米圍牆,十多個門洞,視不同方位功能,分別設一至三道門,還設有帶槍眼的晾望樓。正座五扇門,牆額開放燈窗,每逢紅白喜事,屏廳各正門洞開,入望五進透後,巍巍然壯乎觀之。裝飾講究精巧別致,石雕、磚雕、泥塑、壁畫、漆畫綜合運用,木雕件依場景分別採用鏤雕、高浮雕、淺雕、鑲嵌、貼金和木紋本色的天然利用等技巧,以充分體現建築藝術效果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忠義祠

陳韜字貞盤,一字湯銘,邑廩生。少恢宏有大志,常以氣節自勵。明社屋,韜涕泣終日,慨然謀恢復,卒以一旅無援,不得遂其志,全家沉舟於海。屍浮白犬島,土人撈之神色不變。為之建墓立祠祀之。乾隆十八年二月廿一日東填房僉議往白犬島分爐,建祠于義姑祠之東(鄉稱湯銘公祠)。1976年祠改建為禮堂。後裔為紀念湯銘公,1978年集資於雲街村重建忠義祠。

文昌祠

又名文昌閣,位於玉溪旁。朝西坐東,木構兩層,四面土牆,樓上教室。天井有方硯池,大早不涸,環境幽靜。乾隆十八年重建,道光十八年裔孫陳性培重建。

義姑祠

為陳碩翁女中建。明嘉靖十六年奠基,建竣於嘉靖十七年。清乾隆十年重修,現複重修。

義姑名中,年十二,父兄相繼亡,母又哭夫與子失明,兄遺孤坦,甫生三月,坦母鄭他適,姑遂不嫁,養母而撫兄孤。族人有利其產者,每欲害坦,姑備之得免。母卒,姑襄大事,坦長為婚娶。明洪武二年九月九日卒,年僅三十八。

雙節祠

為陳氏石、林二節婦建。

玉溪陳洪妻石氏方娠,洪卒,三閱月生子植,石氏誓奉陳祀,養翁姑。未幾翁亡,舉翁棺與夫同葬。植既長娶林氏,家有百花壺古畫,權貴欲攘之,因捃摭誣其罪,竟死非命,石氏詣京雪冤。歸與婦林氏相持而泣,人不忍聞。二孫俱幼,石氏撫育之,與林氏雙杼寒梭,一燈夜織,臥起相依。石氏年八十終,林氏年六十五卒,人稱一門雙節。後孫德隆舉於鄉,八子五登科特立祠祀之。舊祠圯,今已重建。

紫薇書室

明進士陳聰創建,道光十八年裔孫陳性培重修。

 

7.3 雲路

鶴上鎮轄村。舊屬昌化鄉弦歌裏,元為十四都一圖。四鄰東峰頂村,西雲江村,南東平村,北洞湖村。農業主種水稻,兼種龍眼等果樹。港道可供淡水魚類養殖。鄉鎮企業,主業紡織。

1977年莆田地區農科所副所長陳孝欽在雲路大隊從事“稻稻麥三熟”科學種田試驗,首創春小麥畝產五百五十點五公斤,全年三熟畝產一千九百六十二點五公斤的高產紀錄。

村建有小學、敬老院、娛樂園和教堂。古跡有雲龍寺,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乾隆五年裏人陳懋蕃等重修,今寺尚存。

子敬 字啟元。洪武中,以武功隨駕征討有功,授濟州衛左所百戶。因愛“雲天海路”之勝,由古槐湖南遷居十四都海路,即今雲路,為始遷祖。

福  字廷綏,子敬子,正統十三年,征鄧茂七有功,升濟州衛指揮僉事。正德中移駐福州右衛,子孫世襲。

大護 字文齋。弘治十六年貢生。安吉州訓導,累升本州知州。有善政,祀名宦。

名賓 號際伍,邑廩生。敦名節,善屬詩文。著有《理學真偽論》、《書經講述》。知縣夏允彝雅重之。嘗贈以七言古風。時海氛起,名賓與長子副貢鳴瑜,次子廩生鳴琪謝試事,築室松坪,偕隱以老。清榜眼吳文煥懷以詩雲:“種樹種松柏,論文論古人。松柏節不改,古人德不湮。”禦史陳書為之序。

佶甫 字孝允。父鳴瑜。佶甫事父母以孝聞。時海氛初靖,同堂弟侄多流徙四方,佶甫為之築室,使複其所。有兄孝達早亡,嫂孀居無措,佶甫撥田給之,並為擇嗣。康熙三十五年歲荒,資舉火者甚眾。

孚俊 遷居省城文藻山。性忠厚,好施與。鄉人稱貸,計所需多寡應之。及病革,取約券悉焚之。曰:“是固無力償我者,毋使後人責其逋也。”子于春,初業儒,以家貧,改習賈。古田鄭某,誤以重金償貸價,於春檢知,夤夜追還之。卒年八十。

雨若 字敬肅。乾隆三年亞魁。七年壬戌(1742)明通進士。孝友端方。督學程元章特舉優行。著有恤C花樓文集》。

梅  字孚槐。乾隆十五年舉人。

仁淳 字于安,一字洽浦。道光八年舉人,十二年壬辰(1832)進士。署安徽廬江令。甫下車,即禁止賽會,甄拔人才。尤慎用刑,凡大小獄訟,悉心研鞫,務得其情,不輕加以鞭撲。時沉漉甫平,室家粗奠,仁淳多方撫字,教育兼修。僅三月,以勞瘁卒於官,未竟其用,土民惜之。

孚作 刻苦力學,器識不凡。咸豐十年,以婿黃見三贈奉正大夫。

徵文 字謹庵,省居。光緒間任廣東新會潮連分司十餘年,愛民敬事,道有頌聲。有《木蘭館詩鈔》六卷。子平璜,光緒二十三年舉人。

端徽 號硯樵,於春子,省居。光緒二十年舉人,宣統二年會考獲雋,以知縣分發浙江。

平瑛 雲路人,省居。光緒二十三年舉人。

雲卿 字紀生,雲路人,省居。光緒二十九年亞魁。

笑石 女,字斌瑤。畢業於福建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和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歷任閩侯縣華洋審判所審判員,閩侯地方法院檢察官。是我國婦女出任檢察官的第一人。性格開朗,社交廣泛,但卻以司法嚴肅認真而出名。承辦福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當地區公所員警訴訟案,依法傳喚區長到庭偵查,促使閩侯縣政府出面保證福州——峽兜客運安全,並對區警加以處理後才子具結。中亭街長合泰魚行男住客死亡,笑石親為死者驗屍,引起新聞轟動。她答記者說:“男子能做的事,婦女也能作。躬詣屍首地頭,不避穢臭,是檢察官應盡的職。”

寶水 廈門大學教育系中文專業畢業,原古槐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7.4 壟下

雲路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招賢裏,元為十三都五圖。

位於鶴上鎮北部低山丘陵地帶,三面環山,山呈梯形壟式,故稱壟下。東毗江朱村,西處馬山麓鄰岐陽村,南接橋裏、雲江村,北近洞湖村。住有陳、林兩姓。陳、林各半。歷來以農為業。現有部分村民在福州台江經商,主要是從事屠宰業和海洋冰庫。

陳姓祖源地是首占岱邊,屬勳衍派。元至正間,端新由本縣湖南陳朱遷來,為壟下初祖。

 

7.5 峰陳

鶴上鎮轄村。俗稱劉山陳。舊屬昌化鄉弦歌裏,元為十四都二圖。位於鶴上鎮東北部,東鄰漳港山邊村,西接峰頂村,南毗白眉村,北抵漳港渡橋村。

傳王審知人閩,從弟王想攝政長樂,部分王姓徙遷劉山灣劉山頂。劉山頂即旒峰,東毗漳港,西聯鶴上沙京,南伸抵壺井,北上至雲天海路。含峰陳、峰頂、白鷺、白眉、東乎、大架、大厝等村莊。俗稱“劉山三十六墩”,自然村點星羅棋佈。居有王、陳、許、鄒、餘等姓氏。

峰陳是旒峰屬村之一。峰陳一世祖孔文,屬藍田東陳,于明永樂元年由藍田遷居旒峰牛山東開基創業,迄今已傳三十世。

峰陳村是長樂僑鄉之一,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多。年外匯收入約三千多萬元。海外鄉親懷拳拳赤子之心,以財力、物力和智力推動桑梓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村民生活富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遵祖訓,揚祖德,詩書禮教,名流迭出。在明、清兩代,科舉中得仕朝廷文武官宦者數十人。民國期間大、中專畢業生二十多入。

璋  字群錫,旒峰白眉人。鹹淳九年特奏名,省元。

希孟 宇崇極,旒峰人。康熙三十八年舉人。

鐘  字秀訓,一字芝庭,旒峰人。謹飭好讀書,嘗肄業鼇峰書院,與盂超然交最篤,晨夕觀摩,不問外事。主講林枝春深器之。乾隆二十四年,超然領解首,鐘登其榜,尺牘往來,必以道義相勸勉。居鄉和而不流,敦孝弟,守忠信。一二頑梗不法者,必多方開導,使之感悟。掌教甯德書院十餘年,多所造就,士林德之。晚授永春州學正,克稱其職。

瑞雲 旒峰人,省居。軍標幹總,咸豐八年巡防延平,以積勞卒於軍營。

翔風 字肇海,一字靄人。歲貢生。有文行。授徒省垣,從遊者多所成就。吏部方鏞,幼為工肆藝徒,翔風稔其穎異,資之膏夥,俾受業焉,卒底于成。居恒手不釋卷,與同郡範希溥,鄭植、何翼為、同邑陳鶚聯、陳瑞鶃日以文字相切劘,時稱陳鶚聯、陳翽鳳、陳瑞鶃為長樂三大鳥。道光十九年、咸豐二年兩科,已擬中矣,均以謄錄—之誤,被放。以子翔墀貴,誥封奉政大夫。

翔墀 字於雍,一字翊庭,翽鳳子。同治七年戊辰(1868)進士。官江西雩都知縣。

國標 字琚訓,一字劍南,旒峰人。乾隆三十六年舉人。素有文望,栽培後進,知名士多出其門,授龍岩州正。

成烈 字用鑾,旒峰人。國學生。精于岐黃之術,求醫者日盈門。有一人暴病,音忽瘖,而眠食如故。延成烈診視,謂其家曰:“無患。需三十五日,瘖自開。”屆期,音猶昔,疑前言為誕,複延之到家,坐未幾,病者忽自床起,撫其背,曰:“先生來矣。”舉家欣然跪謝,諸醫亦聞而嘆服。

 

7.6 下溝東

白眉村轄自然村。舊屬昌化鄉弦歌裏,元為十四都五圖。地處鶴上鎮東部。東鄰漳港王朱村,西接白眉七鬥房,南抵白眉長房擋,北應渡橋上溝東。

下溝東陳姓堂號“玉溝”。系勳衍派,於永樂間由渡橋上溝東壽房明貴分支遷白眉村,取村名“下溝東”,為一世祖。至今分新厝房、村裏房、池頭房、德村房。池頭房後裔遷徙福州黃洋鼓山邊。村裏房後裔行徙福州市文化宮和古田縣水口鎮。還有遷古槐鎮中街村、文武砂鎮、漳港鎮路頂村。

村民以農為主,農副結合,多種經營。辦有機磚廠。有的到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武漢等地經商、辦企業。旅外有港、澳地區和美國、英國、西德、日本、加拿大、南非等國家。

1998村民獻資五十多萬元,興建玉溝禮堂。

 

7.7 沙京

為鶴上鎮轄片區之一。歷史上曾獨立城鄉,屬善政鄉清平、崇德二裏,元為十都。東至旒峰,西連桃坑,南毗北湖、嶼頭,北抵鶴上仙街。統石馬、路北、岐頭、六林、下墩、葉厝、遮柳、湖尾、上李、花坪下等村點。鄉民有陳、李、林、謝、葉等姓。陳氏含上陳陳、上李打銀陳、岐頭石馬陳、路北葉厝陳、六林運司前陳,統稱沙京陳。前志所錄人物,多泛指沙京人。
懈 字桓夫,一字比夫,沙京人。嘉定十六年特奏名。廣州府推官。

羹臣 字作梅,一字六峰,沙京人,寄籍閩縣。康熙三十八年舉人。著有《作梅文稿》。巡撫張伯行選人鼇峰書院,纂修《朱子文集》諸書。

趨  字偶峰,父行登,沙京人,以讓產故徙居會垣。趨生而岐嶷,性寬洪篤厚。慕韓樂吾之為人。家徒四壁,而能以好施聞。閩縣陳左海聘主家塾,謂為學者之泰斗。同郡陳若霖,督河南、四川時,招其入幕,趨以母老辭,著有《繩武堂詩文集》八卷,外集數種,梓以行世者《姚金集句》二百五十餘篇。子鶚聯,孫壽喆、壽臧。

鶚聯 字切大。生有奇稟,事父母以至孝聞。父趨授徒館於外,母林課之讀。年四歲,卒業《爾雅》全書,群經訓詁之字,琅琅然口講而指畫。母有弗適,則朗誦所授書,其母輒為之解顏,即盛怒臥床,亦蹶然起。會嘉慶初年冬,母以疫暴卒,鶚聯幼,弗省,方展卷吟哦,意以此承歡如平日事。戚友咸為之動容,益悲戚。年十五人邑庠,辛亥舉於鄉。清沿明代舊制,以制藝取士,鶚聯以古文為時文,頃刻千言,一氣呵成,神似《戰國策》。卜居會城之北,時彥均尊以北門段法。同郡林鑒塘主鼇峰講席,深喜其為文,每課輒與陳藹人翽鳳、陳沅甫瑞鶃占列優等,三人皆籍長樂,又名字偏旁皆從鳥,故稱為長樂三大鳥。然鶚聯自謂制舉之文不足以問世,又與陳比部承裘、王制府慶雲、魏孝廉秀仁訂文字交。舉春官不第,則遨遊燕、晉、秦、隴間。人幕佐治,下帷講經。所作詩古文詞,多豪放,自喜而自視欿然。

壽喆 號翥如。性恬靜,淡仕進。早年與弟壽臧同補博士弟子員。困於鄉闈,十試十薦,光緒五年始舉於鄉,但視之蔑如。學邃於經,謂讀書必先識字,因窮研《爾雅》,旁及許氏學,以《爾雅》與《說文》相表裏,取其說而貫通之,往往得群經之奧窔。少孤,家徒壁立,授徒自給。督課汲汲,以故及門多知名士,為世所稱頌。著有《爾雅補郭》,書未成,以乙酉冬棄世。

壽臧 榜名世英,字納如。三歲即工屬對,有神童之目。韶齡遊泮,同郡沈文肅奇其才,妻以兄之子。尋招佐馬江船政幕。少孤,事母孝謹。工制藝,為生徒刪削課文,頃刻間輒一二百篇,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請業者莫不饜其所欲以去。同治十二年領鄉薦。制軍王凱泰試諸生以《自強論》,壽臧揮灑萬餘言。凱泰謂為經生吐屬,拔冠其曹,禮待備至。時江南學使同縣人林天齡,以故制府及學署凡有宏文巨制多屬之,壽臧亦任之弗辭,甫脫稿,即為都人士傳誦以熟。即如《通州直隸州志序》、《松江阮氏義莊記》猶膾炙人口。年三十二卒。所著文集六卷,同邑大儒謝章鋌為之序。略曰:“訥如文字踔厲風發,議論每予所不逮。其於學,未得則力求,已得不復失。駸駸乎駕幹驥,一朝而可以千里雲。”

元盛 沙京遮柳人。性篤厚,視人猶己。見礙道荊蓁則剪之,當途瓦石則拾之。時行郊野,田有水漏,與害苗之莠,不分人己,並力以治,始快於心。年八十,無疾終。

准  字子厚,沙京人,省居。光緒二十年副貢。學問淵博,授徒四十年,得其指授而成名者甚眾。教人不專責以文藝,嘗曰:“修齊治平之道,必當講求於為士之時。”

 

7.8 上陳

蓮花村轄自然村。舊屬昌化鄉清平裏,元為十都四圖,登龍境。座落于沙京偏南方向。東毗京林村,西朝蓮花山,南鄰金馬謝,北接上李村。公路橫穿南北。村前上陳山,小丘低阜,起伏層疊,龍泉溪穿經村南,泉流不息。物產水稻、茉莉花、蕃薯苗等。

昊  自鶴上玉溪初徙沙京後邊山,旋遷居上陳,肇創基業,自明迄今傳二十六世。科甲人文代有聞人,尤以明中葉為盛。

崧  浙江余杭縣知縣。

德宗 字克修,號複齋。天性純孝,甫九歲侍母病,晨夕不離左右。稍長喜讀書,精製義。嘉靖四年以貢生授廣東南雄府始興縣學訓導,引年歸,建所居左德星樓為讀書習靜之所。二十二年春三月壽八十逝於家,後以子玉貴贈刑部郎中。

玉  字汝良,一字龍峰。性聰穎,嘉靖十年舉人,十四年以親老選授江西會昌縣學訓導,有文名。十九年充湖廣鄉試同考官,二十年辛醜(1541)成進士,二十五年授戶部主事,遷刑部主事。善決獄,公正廉明。南海龐尚鵬貧賤時,聘尚書王吉女,既而吉悔婚,女矢死不二,吉憤致尚鵬罪,玉力明其冤。後尚鵬巡撫福建,為玉建生祠。玉長於詩,沖淡和雅,與王世貞、李攀龍殊調。而世貞作又五子詩,玉居其一。嚴嵩當國,亦喜為詩,欲結交,玉鄙其為人,數忤之。三十四年以論楊繼盛獄事賦《幽居歌》忤嚴嵩傷楊氏。尋出守江西饒州府,多善政,然亢直屢忤大吏,終於萬曆二年解組歸。恂恂言不出口,而為文如泉湧不竭。卒葬五峰山石馬西崙,墓碑文日:“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江西饒州府知府兩晉階大中大夫龍峰陳公暨恭人林氏吳氏域明萬曆戊寅年十月吉日造。”墓東有神道碑。

江  字伯永,號沙南,玉子。以縣試高等入太學。嘉靖問嚴嵩父子擅權,江在太學率同舍生十七人,伏闕疏嚴嵩罪。四十一年夏,嚴氏敗,江乙太學生選授光祿寺監事,遷江西高安縣丞。以清介著。隆慶元年升湖廣興國縣知縣。時荊藩請寺地為莊田,江力持不可,拂衣歸,居林下稱長者,聲譽無愧其文。卒葬岱邊山。子仲秉,字國樞,萬曆四十一年貢生,天啟初以例謁選授浙江麗水縣學訓導。

治  字伯通,號沙麓,玉侄。篤志向學,嘉靖三十四年舉人,以親老例授廣東括蒼縣學訓導,擢茂名知縣。重吏治法治,有蜚語謂過嚴刻,非牧民體,左遷湖廣襄王府正審理,拂衣歸,布衣素食,杜門謝客,卒葬石脊山。

天錫 字彥晉,又名仲晉,江孫。崇禎三年舉人。隆慶元年春正月同在籍右通政馬恩理、刑部主事劉沂春、舉人林正升聯名禮延玉融黃蘖寺大和尚隱元禪師主持龍泉寺,有功梵宇,稱龍泉寺大施主。

光震 玉曾孫。崇禎十二年副貢、准拔貢,著有《為學要言》。

春波 咸豐九年武舉。

權  原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地市幹部處處長。

霖官 福建省外貿局黨委副書記。

文(工+幾) 將樂縣副縣長。

近年相繼重建了祖廳、俱樂部,修築了上陳路。

1941年日寇掃蕩沙京,上陳民房被焚七十八間,八扇七九柱出遊廊的祖廳、陳玉宅第亦被毀之一炬。上陳族人與沙京民眾同仇敵愾,共同抗擊日寇暴行。

 

7.9 打銀陳

上李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清平裏,元為十都,東福境。座落蓮花山東麓,背西南向東北,西至上李村,南至京林西巷,東北至湖尾村。上祖從化,系延平府沙縣人,宋名臣陳瓘之後。本村始祖與敬,于明朝弘治前遷來,後與敬子大橦遷打銀裏。清康熙十三年倭亂,村民陳士武避亂將本村東福境大王厝內的土地公一尊及研石一條背往赤嶼大田元,因負重就地休息,就這樣遷入大田元結草營生。該土地公和研石條尚存。

由打銀陳遷出的有彭田、馬江、洋裏、黃石、下洋後岐、洞江等。

士樞 字行開,號拱星,乾隆六年舉大挑以知縣用。

 

7.10 石馬

蓮花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清平裏,元為十都二圖。位於蓮花山南麓,與蓮花、上陳、嶼頭、北湖等村毗鄰。因村後巨石狀似馬,故名石馬。

石馬有陳、李、鄭三姓,陳姓居多,系五百多年前從嶺南遷來。遷出地有閩清、福州等。經濟歷來主要靠農業,種糧、栽茉莉花。近年工業躍居主要位置,企業有羽毛廠、食品廠、石料廠等。

交通便利,沙湖公路貫穿本村,北接峽漳公路,南連松北公路。村中有株枝繁葉茂古榕樹,是乘涼避暑和娛樂中心。著名古刹龍泉寺離村僅兩裏,晨鐘暮鼓十分悅耳。村後臥牛峰是蓮花山之一峰,山頂有天然巨石“男鞋”和“女鞋”。村北有後門溪,源發于臥牛峰,彎彎曲曲環村而過,溪水經流不息,乾旱之年也不乾涸,宛若玉帶環腰。

 

7.11 葉厝

路北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德平裏,元為十都二圖。位於五峰山北部,葉姓溪傍。東鄰湖尾村,西鄰桃坑村下井駝峰嶺,南抵龍泉寺北麓,北連路北李氏自然村。

始祖嚇頭又名學禮,于民國初從沙京上陳遷來,今已傳四世。

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山地種茉莉花套種龍眼樹。

村東有鴣鳩廳鳳崗寺。系鄉人為祀藥王孫思邈而建。

 

7.12 運司前

京林村轄自然村。舊屬善政鄉,元為清平裏十都。座落蓮花山東麓,坐東向西。東至祖廳後山坡,西至埕,南北至京林本村。

上祖從化,是延平府沙縣人,宋名宦陳瓘之後,本村始祖與敬于明朝弘治前遷來沙京,兩兄弟一個遷運司前,一個遷打銀陳。

田地少,農業收人極微,經濟主要靠外出做工和搞副業收入維持。

君耀 字右長,兩江總督沈葆楨女婿,省居。光緒十七年鄉試解元,二十年甲午(1894)進士。翰林院庶起士,江西里安縣知縣。

 

7.13 青橋

鶴上鎮轄村。舊屬進賢、逍遙二裏,元為九都二圖,龍溪境。處董奉山北麓,彌勒峰山下。東臨魏朱,西接岱峰岱嶺,南毗青山,北抵環山,與嶺頂、高山頂三個自然村組成青橋村。

取青陳氏,熹裔,先祖守敬,唐封牛黃八部將軍,于光啟年間,避亂入閩,居福州上渡。子懷正,喬遷長樂龍門村,懷正子肇字希本,自龍門村遷居青橋,為青橋村初祖。

另一世系,上店房開祖穎陽,唐昭宗乾寧四年( 897),因愛吳航山水之勝,由福州喬遷青橋,與上一支陳氏通譜,同為青橋陳初祖之一。

青橋陳取堂號“取青”,已衍傳四十四世。除居本村外,還遠涉許多國家和地區。

清朝至民國期間,本村村民因謀生計,遷徙頻繁。康熙年間,上宅房喬瞧遷徙今玉田鎮東渡村秀鳳自然村,正鳳遷徙今航城鎮裏仁村;巷口房遠、俊、達、適堂兄弟先後遷徙今航城鎮龍津村後山自然村;後井房孔玉後裔仁南、仁能、仁慶三兄弟遷徙永泰縣清涼鎮芹洋村、溫南村;上宅房其春、其秋、其悌三兄弟遷徙閩侯縣鴻尾鄉奎石村;圳乾房髮油、發水兄弟遷徙吳航鎮東關村,發滿遷徙福清;巷口房正海、正河兄弟遷徙福州市晉安區降虎嶺村。陳禮後裔遷徙連江縣幕甫村(又稱麥甫)。

村民紛紛出外工作、經商、辦企業和出國謀生。許多人遷居北京、上海、雲南、吉林、廣東、福州、廈門、建甌等省、市、縣,遷居香港、臺灣等地區。旅外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每年創匯幾十萬美元。1990年後又有一批人寓居奉市吳航新城區,購置商品房五十多單元。

人多地少,在鄉宗親以花果農為業,多種經營。龍眼種植面積四百多畝,其中二百多畝為新嫁接優良品種。還有芭樂、柿、楊梅、柑桔等果種。門前屋後鬱鬱蔥蔥。山場面積廣闊,宜林宜果。造林面積二千五百多畝。是花果之鄉和花果貿易集散地。嫁接晚熟龍眼品種優良、清甜脆美。豐收年景,花、果年產值達二、三百萬元。村民生活富康。

素有重教興學傳統。私立學堂、國民小學,聘名師執教。鴻儒博學,雁塔題名,愛國愛鄉者眾多。由明、清至民國科舉得名或獲學位者一百四十多人,其中有進士、舉人、大學士、國學士等。

良貴 明洪武三年,以儒士薦,任長汀知縣。

禮  洪武間以堪輿擅名,天性倜儻,嘗砌海邊岸為田,海路一帶有陳禮塘現存。

構  字彥武。宣德元年舉人。

振龍 青橋人,寄居省會城南關外達道鋪。全國引進薯種第一人。

   萬曆初,振龍經商至呂宋(今菲律賓),見高岡廣野,匝地青藤,詢之土人,雲:“此薯也,生熟皆可食。”試之,甘而脆,思中國得此或可代糗糧。但當地嚴格禁止出口。振龍啖以利,求得薯藤數尺,歸種紗帽池旁。

   子經綸,邑庠生,以父所得種,陳“六益八利”及種法,獻之巡撫金學曾,檄所屬郡如法栽種,歲大獲,民賴之,取名“金薯”。

   清康熙間,四代孫以柱帶往浙江鄞縣試種,大有成效。

   以柱子世元,字捷先,國學生,複與餘瑞元挈種至山東膠州。膠地早寒種不易活,世元每歲補運,教以藏種法。隨遣長子雲、次子燮運至河南朱仙鎮及河北等縣,三子樹由膠州運入京師齊化門外通州一帶。

   振龍之功宜隆食款,其子若孫,克承世業,廣濟民生,七代繼功,終使金薯彌阡匝陌,遍植國中,迄今接踵不絕。世元著有《金薯傳習錄》、《捕蝗傳習錄》行世。世人祀之。福州烏石山建有先薯亭,青橋建有振龍紀念亭。

學瀾 字希海,榜姓張,青橋人,寄籍閩縣。乾隆三十年舉人。

萬春 字孟璜,一字新園。邑諸生,屢試優等。家貧,舌耕自給。一時知名士皆出其門。道光十一年,以子澍雲贈修職郎、武平縣學教諭;二十七年,贈文林郎、泉州府學教授,咸豐十年,以曾孫贊贈通奉大夫。生平湛深經術,年八十餘猶手不釋卷。晚歲率以排難解紛為事。接人推心置腹,尤敦孝友,鄉里稱善人,卒年八十四。著有《詩經編義》八卷。

朝溥 字孟廣,一字和卿。乾隆四十八年亞魁。好學能文,早卒。

朝器 字孟偉,一字亦純。乾隆五十三年舉人。為文簡練名貴訓徒造就甚多。

居巽 字希剛,一字榕川。謙恭敦睦,力行善事。道光二十七年,以孫樹雲贈文林郎,泉州府學教授。

澍霖 字允雅,號秋田,萬春長子。以古學第一,補邑諸生。屢試優等,充嘉慶二十四年恩貢。中年喪弟,撫孤侄如己出。授徒數十年,因材誘掖,以變化氣質為尚,常曰:“深沉精進,可決遠到之才;浮動飛揚,詎是大成之器?古人所以先器識而後文藝也。”所造多英雋士。著有《秋田吟草》二卷。咸豐十年,以孫贊贈奉政大夫。

澍雲 字允龍,一字松軒,萬春四子。嘉慶六年拔貢,十五年舉於鄉,考授鑲白旗教習。秩滿,以知縣用,呈改教職。性溫厚篤實,正直廉平。工詩、善書法,得黃山谷筆意。任武平教諭,以忠、孝、廉、讓訓誡諸生,複為之明經術,定課程。在任二十年,士習文風,翕然丕變。都人士以整齊嚴肅頌之,祀邑之崇文堂。遷泉州教授,祖餞塞途,皆歌詩以志其教澤。尋引疾歸,惟圖書數篋而已。生平力圖寡過,不求人知。壯歲授徒,造就甚眾。著有《漱芳山房詩集》三卷,《文集》一卷。年八十五,以壽終。同治元年,以侄孫贊贈奉政大夫。

澍凎 字允裕,萬春三子。性從容和順,與人無爭,孝弟力田,裏閭重之。同治元年,以侄孫贊贈奉政大夫。

際治 字行陽,一字守耕,澍霖長子。童年失恃,事父以孝聞。性淳樸,篤于友誼。凡修祠廟、砌橋路,輒捐資為鄉人倡。咸豐十年,以子贊封通奉大夫。

際亨 字行定,澍霖次子。同治元年,以侄贊封朝議大夫。

際舜 字行孝,一字端大,澍霖三子。同治元年,以侄贊封朝議大夫。

際蕃 字行舉,一字焦村,澍霖四子。力學能文。咸豐十年,以侄贊贈奉政大夫。

贊  字大琛,號翊圖,際治子。生而聰穎,性嗜學,年十五舉秀才,道光二十年亞魁,咸豐二年王子(1852)進士。曆知河南沈邱、淮寧、固始等縣。為政務滌苛,愛國濟民,以求實濟。蒞固始十年,以功升知府,士民感戴,為立德政碑於署前。丁艱,服闕,權知彰德府。歲大侵,捐廉施賑,全活無算。嘗監試文闈,剔奸厘弊,能得窾竅。充同考官時,所得多英才。既解組歸,課子作基、文明,先後均捷秋闈。光緒十八年重游泮水。嘗偕同邑黃見三纂修縣誌。年七十五卒。遺命自所居起至北山村捐築石路,行人德之。

弟弼 字大良,一字俊臣。咸豐五年副貢。候選知縣,同知銜。

兆煥 字筱文,字西堂,青橋人,省居。同治十二年舉人,十三年甲戌(1874)進士,以即用知大荔縣。性廉介,陝撫譚鐘麟早聞其名,然兆煥不常事衙參。鐘麟歎曰:“不奔競者,必為好官。”益重之。一日奉差乘馬出,跌傷,上書願改教官,鐘麟強慰留之。光緒二年分校陝闈,所得多知名士。左文襄公督陝甘,與鐘麟合奏,特例授大荔首縣。有巨族為錢商,負民間款巨,兆煥錮之,巨族恨刺骨,其子舉人,官京師,思中傷之,短兆煥於某部。受其困者二十年,兆煥晏如也。後署洽陽,又署醴泉。卒於官,貧不能殮,邑士民為治其喪。父元疇,號錫九,光緒附貢,封奉政大夫。

龍輝 字孟充,一字臥雲。清武生。性和平,精於痘症。壽八十五,夫婦唱隨六十一年。

祖光 號石舫。保准,免考知事,分發江西。

作基 原名肇基,號述(上荅下升),贊子。光緒五年舉人。浙江知縣。

文明 號毓溪,贊子,省居。光緒十一年亞元。

紹基 字道中,一字述庵,贊子。請監選,不論雙單月,儘先選用六部主事。

李水仙 道漢妻,孝鎔母。光緒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生在。

家庚 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處長,高級工程師。

家璋 河海大學畢業。福建省水利電力局科技外經處處長,高級工程師。

公石 福建省冶金廳財務處副處長。

家營 福建省財政廳會計考試中心主任。

傳榮 美國醫學免疫系博士。

傳英 美國電腦博士,紐約市股票公司總經理。

傳昌 南洋詩巫長樂同鄉會主席。

詩寵 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長樂市教育委員會督學,中學高級教師。

翔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登陸艦第五支隊後勤部中校副部長。

青橋山青水秀,環境清幽。村南董奉山上有天然龍谷井,水深不過膝,久旱不涸。村西北鳳山與龍溪隔水相望,似龍躍鳳舞,含龍鳳呈樣之意。龍溪跨村,彎曲似龍戲水,上接董奉山澗水,下通桃枝湖。村中有座石橋,宋嘉泰二年裏人陳德初造,凡三間、長三丈、闊一丈,兩端有兩株大榕樹,根壯葉茂,樹蔭蔽天。橋端立“取青”石碑。古時村內有裏人合建的靈隱寺、龍雲堂讀書處、貽香堂讀書處,“玉帶環腰”水流西,日月池,七星井,壩頭橋,壟境井,橋頭井,九婆井,官仁井,行喜井,溪園井,長丘井,南山尾坑,東壁印鬥坑,六佬坑等。還有龍溪潭,位於鳳山南旁,方圓開花崗岩潭,臥于龍溪旁,勒“龍溪”兩字。棋盤石,位於本山,傳仙人奕于石,吟詩作對,文風飄裏。紗帽潭,岩似紗帽,遊人至此不笠而爽,清風徐來,快活如仙。青蛙潭,岩似青蛙。本村1967年建禮堂,1987年建頤壽園,1992年建保健站,1977年、1990年、1996年數次擴建小學校舍。1996年陳孝鎔主持編纂《青橋陳氏族譜》。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